品“新基础教育”之精髓 走研究变革之路
——记龙城小学全体教师参加局小教育集团2017暑期校本培训
2017年8月18、19日,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教师暑期培训如约而至,本次培训的主题是“新基础教育信条的内化与转化”。龙城小学全体教师会同集团其他兄弟校的教师,齐聚华润校区一号报告厅,享受了一直致力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四位高校教授带来的精神大餐。
在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李伟平校长一段简短的开班动员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院、“新基础教育”研究综合学科责任人徐冬青老师开启了第一场报告。他以《转型之路,成人之道:------“新基础教育”综合学科研究性变革实践的理与路》为主题,通过一份份研究报告、一组组生动鲜活的案例、一条条深思熟虑的理论对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剖析,提出了一连串的叩问,启发我们思考为何要转型。徐老师还分享了新基础理论阅读的线索和方法,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在反复阅读中有序地学、对比地学、思辨地学,重温经典,不忘初心,汲取成长的智慧。
第二场由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院一直致力于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李家成老师为大家带来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专题报告,主题为:《让班主任实现生长式发展》。报告伊始,一张张生动的现场图,领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领略了近几年来新基础学生发展、班主任工作研究在深圳、厦门等地区的辐射、推进与创新,让人震撼。李老师用生动的案例向老师们展示了如何做一个能够将“做、听、说、读、写”融而为之的新基础研究中的班主任老师,并鼓励大家成为一名“生长型”的教师。在讲座中,李老师还与大家积极互动,在场的老师们或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或向专家进行讨教。“学生领导力、大数据……”这些充满了刺激性的新名词一波又一波地向老师们袭来,不断碰撞的火花绽放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场,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庞庆举博士为教师带来《教育信条的系统解读》这一专题报告。庞庆举博士师承叶澜先生,在“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中不懈探求,深得“新基础”理论内核之要义,此次专题报告,对于已经坚守“新基础教育”十年之久的局小人来说,是一次系统性的重温和再学习,是再一次明确师者之根本,教育之灵魂的深层次回归。庞博士借用叶澜先生在终身教授报告会上的PPT,带领局小人系统解读了“生命·实践”学派教育信条中的前八个信条。庞博士的报告深入浅出,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信条中的核心概念,以及信条中句义之间的递进。信条的提出是对“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精神内核最集中的概要式表达,对信条的深刻理解能进一步激发教师科学地、正确地实现对教育的认知,对学生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
最后一个下午,华师大“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吴亚萍教授带来了生动的《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与转化》的专题报告,犹如课改浪潮的引路人,再一次帮我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吴老师用整体进入的方式,从“开发”与“转化”两个关键词入手,让与会老师对本场报告形成清晰的框架认识,然后以教学结构关联设计和开放互动生长为抓手逐一解析。她用大量真实、鲜活的案例,理论结合实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更给出了课堂转型的变革方法与途径,让全体老师都获益匪浅。(图、文:苏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