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概况>>绿色学校>>组织管理>>文章内容
常州市龙城小学2011-2012年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4-09-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小艳
 

常州市龙城小学2011-2012年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深化环境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绿色学校”为载体,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素养。  

二、创建目标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  

2、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创建活动多样化。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  

4、力争通过常州市绿色学校验收。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分管教导主抓,大队辅导员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少先队等各项活动中。以班主任和科学、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校环保工作。   

(二)提高教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  

教师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力量,在进行“环境”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了解当前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之一是保护环境,了解当前对环境保护的几大问题:如保护水源、保护森林、保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不断提高认识,增长知识。教师应将环保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将环保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以加强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  

(三)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1、结合环保节日,开展宣传活动。抓住 312 植树节, 430 世界无烟日, 422 世界地球日,4月的爱鸟周活动, 65 世界环境日等一系列的节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各班每学期出一期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专题黑板报和手抄报;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发动学生,组织“护绿小队”,积极投入到环保中去等,使“环境”教育不断持续。  

2、充分挖掘教育题材,在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结合语文、科学、品生等学科特点,从课堂主渠道渗透环境教育,从原课文知识点上渗透,保证“环境”教育既有内容,又有效果,也不加重学生负担。  

3、安排参观活动,提高“环保”认识。通过实践,让学生获得从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环保知识。  

(五)营造“三化”育人环境  

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加强对学校花草树木的管理,在学校已有的基础上,扩大绿化面积。 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学校宣传媒体定期刊出或播放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净化校园:继续做好“无烟学校”工作,明确“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卫生意识,做到校园净化,教室整洁,校园无卫生死角,操场无杂物,教室无蛛网死角,厕所无异味,餐厅卫生符合标准。继续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尽量使用环保、节能用品。学校总务处要加强对校园绿化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做好校园内花草树木的修剪、除草、治病虫害、补种、盆花摆放等工作,使校园绿化管理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总之,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再接再厉,团结奋进,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从而开创我校环境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2、教室黑板报开辟环保宣传园地。  

3、组建环保、红领巾监督小组。  

十月份:  

1、国庆长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假日新视野活动,了解家乡环保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2、各班利用队活动开展环保知识竞赛。  

十一月份:  

1、组织学生在校内、校外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2、大队部组织三~六年级学生开展环保手抄报比赛。  

3、开展“校园环保标语”征集活动。  

十二月份:  

1、树立榜样,选拔环保标兵  

2、利用广播进行全校性的环保讲座。  

3、各中队开展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一、二月份:  

1、组织环保知识竞赛。       

2、寒假“绿色小队”环保活动。(了解家乡环保情况及改进设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龙城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珠江路50号    电话:0519-86920361 81583037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