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概况>>绿色学校>>学科渗透>>文章内容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4-09-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范丽
 

指导思想: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的数学教研组工作,将在区教研室和局小教育集团的统一领导下,全面推进《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深化学科关键能力——运算能力为核心的小学数学学业质量研究体系,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学习、实施和数学教师解题能力比赛为契机,全面提高老师的课程实施水平。

学科追求:轻负担   高质量    基础实    思维活

教研文化:积极进取

教研策略:人人都是责任人

一、学科组成员简介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课职务

冯晶

29

本科

小高

一数备课组组长

殷巧娟

28

研究生

 

一数

范丽

34

本科

小高

二数备课组组长

钱丽琴

30

本科

小高

二数

傅海燕

46

本科

中高

三数备课组组长

高文蔚

27

本科

小一

三数

张辉

43

本科

中高

三数

谈晓丹

27

本科

 

三数

二、学科发展现状

 优势:我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是一群有冲劲与理想的年轻人,有学科带头人傅海燕和张辉老师,他们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是青年教师的榜样。其他老师都在局小认真学习了两年,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课堂得到一定的打磨,能基本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认真执行数学课堂教学常规能做到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指导学困生,适当进行反思。

不足: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学情的分析,理念的落实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磨练。对课程标准和年段目标的解读还不透彻,教师们自主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有待提升,说课、评课、反思、案例交流等围绕主题展开的意识还不够强。教师的研究都是表面的,点状的,参与课题研究还缺乏主观能动性。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1. 快乐“阅读”,提高教师的数学学科素养和专业素养

1)以自学为主要模式,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必读《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数学》,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推荐阅读《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数学版等数学专项书籍,开展读书沙龙活动。

2)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提高老师自我解读教材的能力,做到:读懂教材:理清教材内容编排体系,明确该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读透教材:认真参加教材分析、研读教学建议,包括教材的每一个信息,每一句提示语,每一个练习,每一个思考题的设计意图。读厚教材:读出蕴含的思想方法,读出数学素养,读出渗透的数学文化。注重从局部到整体、从意义到结构、从结构到思想。读活教材:在类中求同,在同中求异。

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和局小教育集团活动进行整合,通过专家讲座,听示范课,与集团内外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碰撞,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和业务修养。

2.快乐“教研”, 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本学期继续将教研日定在单周二下午,集团教研活动有选择性的参加。

1全面推进《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全面提升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为5月份全区教学开放日活动做好准备。

2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功能建设,将备课组活动日常化。坚持备课组每周一课的听课评课制度,确定研究主题,积极教研。做好、做实备课组内每日一议,积累经验。

3)聚焦课堂,提升课堂效率。结合教学实际,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专题教研课,每次安排一至两位老师上研究课,上课教师说课,其他老师评课,围绕“低年级数学课堂新常规”构建清晰高效的课堂教学,开展练习课课型研究活动。

4)加强教研组工作的管理,重视集体研究的效果。每次教研活动力求做到活动前有思考,活动中有参与,活动后有收获,充分利用教研时间,积极“看”起来,“说”起来,“议”起来,真正“动”起来。

3.快乐“活动”,丰富学生数学活动

扎实开展基础达标,学科活动,小型竞赛,背景资料的工作继续完善积累。

基础达标:

一年级:口算 100以内加减法及20以内退位减法;笔算100以内加减法;

二年级:口算100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1000以内加减法,连加以及有余数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三年级: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

学科活动:

一年级:《小小商店》、《数的顺序》、《我们认识的数》               

二年级:《种大蒜》、《绘制平面图和路线图》、《利用身边的材料做活动角》、你能跳多远

三年级:《奇妙的剪纸》

俱乐部活动: 

 国际数棋(执教:钱丽琴)   数学思维训练(各年级)

4加强“常规”:为教学质量守住底线

1)改进教师的备课质量,在“精、实、深”上下功夫。

结合新北区《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的备课模式,5年内新教师备课手写。以新的备课方式进行课堂推进,备课中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到收放有序推进,既要关注内容的呈现方式,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多预设多反思,精心设计练习和板书,坚持上好每一节课。

2)认真对待日常课堂调研,2人一组,随机抽出被调研者,调研老师科学评价。

3)每月举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对作业的书写,批改,作业数量和质量的控制进行调研,坚持批好每次作业。

4)加强单元目标达成练习与分析。每单元教学结束后,由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单元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后阶段教学。期中期末出卷老师认真出卷审卷,备课组认真进行质量分析。

5深化“课题”:以课题促进教学的改革,提高老师们进行课题研究的水平。

围绕教研组“学生思维方式的展开”,以备课组或个人为单位,确定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定好计划,搜集整理资料,深化研究,并作记载。邀请学校领导和专家具体指导。增强课题组老师的研究意识,正确运用研究方法,认真进行研究,并注意深入地分析思考,积累各种有效的资料。

6.在数学课程中有机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充分利用教材、学校及学校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让学生们对环境问题进行多种角度的参与和实践,并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初步了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环境科学知识和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培养环境道德观,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环保技能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常州市龙城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周次

内  容

负责人

通讯报道

责任人

制定备课组计划

各备课组长

 

教研组计划交流

范丽

钱丽琴

教研组研讨课

付海燕

谈晓丹

备课组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长

 

教研组研讨课

冯晶

殷巧娟

常规抽查(练习册,数学书)

范丽

 

教研组研讨课

殷巧娟

冯晶

备课组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长

 

期中质量调研

 

 

期中质量分析

范丽

谈晓丹

十一

常规抽查(练习册,备课)

范丽

 

十二

备课组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长

 

十三

教研组研讨课

范丽

钱丽琴

十四

备课组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长

 

十五

教研组研讨课

钱丽琴

范丽

十六

读书沙龙

范丽

冯晶

十七

各项常规检查

范丽

 

十八

期末复习研讨课

殷巧娟

冯晶

十九

期末质量分析

范丽

谈晓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龙城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珠江路50号    电话:0519-86920361 81583037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