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概况>>绿色学校>>学科渗透>>文章内容
常州市龙城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4-09-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范丽
 

一、指导思想:

2013-2014学年度是学校课程建设之年。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将在学校 “加快课程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为主题提升课程品质,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成长”为主题努力提升教学内涵,以“创设多维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提升专业发展能力,认真践行“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集团教研组的引领下,以专题研究为抓手,以扎实日常教研,提升学科专业素养为工作目标,以基础实,思维活,兴趣浓,信心足为学科追求,努力形成积极进取的教研文化。

二、现状分析:

年级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专业称号

职务

 

 

钱丽琴

31

本科

小高

市新秀

备课组长

陶丽

23

大专

 

 

 

王璐

27

本科

 

 

 

徐和萍

29

 

 

 

 

阮奕凡

25

本科

 

 

 

冯 晶

29

本科

小高

市能手

备课组长

殷巧娟

28

研究生

 

 

 

范 丽

34

本科

小高

市新秀

 教研组长

高文蔚

27

本科

小一

 

备课组长

 

谈晓丹

27

本科

 

 

备课组长

傅海燕

45

本科

中高

市学科

年级组长

张 辉

44

本科

中高

市学科

 副校长

薛佳

27

本科

 

 

 

我们的优势:我们是一群有冲劲与理想的年轻的队伍,有学科带头人傅海燕和张辉老师,他们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是青年教师的榜样。年轻老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有理想,有智慧,在局小认真学习了12年,在听课,上课中学习了局小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课堂得到一定的打磨。

我们的不足:我们的年轻老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个人理论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需要积淀;对课程标准、年段目标的解读还不透彻,自主研读教材的能力需要不断培养提高;对学情的分析,教材的把握,理念的落实需要在课堂上得到打磨;说课、评课、反思、案例交流等围绕主题展开自我研究的意识需要养成;日常的课堂教学各项常规需要加强指导,督促落实到位。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本学期工作重点:扎实我们的日常教学  提升我们的素养

1.快乐阅读,丰富自身素养。

1继续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在课堂实践中能运用新课标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必读《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数学》,《新基础数学纲要》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推荐阅读《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数学版等其他专项书籍。每2周进行一次必读书目的导读,期中期末前后进行自选书目的读书沙龙交流。以“基本理念、核心概念、数学思想、数学目标”四个专题为重点,通过“现场观摩、话题争鸣”的方式,引导广大教师重视“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并将课标、教材培训与《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数学》的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深化课型研究。

2)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提高老师自我解读教材的能力。做到:读懂教材:理清教材内容编排体系,明确该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读透教材:认真参加教材分析、研读教学建议,包括教材的每一个信息,每一句提示语,每一个练习,每一题的设计意图。读厚教材:读出蕴含的思想方法,读出数学素养,读出渗透的数学文化。注重从局部到整体、从意义到结构、从结构到思想。读活教材:在类中求同,在同中求异。以备课组为单位落实集体备课,每日一议的推进,及时做好记录。

3)在集团全面推进信息化,大数据的背景下,数学组的年轻老师要尝试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下初步尝试e学习探究,白板教学等。

通过组织老师向书籍学习、向精品课学习、向名师学习,向网络学习等多纬度、多角度的纵深学习,不断提升老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为龙城小学第一届教师论文报告会积累材料

提升学校教本教研实效。建立两类新常规:一是基于“交往互动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常规,进一步提升同伴互动、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效率;二是教研组活动新常规:整体规划,专题系列、形式多元、重视校本教研的知识管理。

2.群策群力,发挥备课组团队力量

年轻的备课组长角色转换成为教研组建设的责任人,成为活动开展的主动策划者,有意识的整体、系列、递进地策划备课组活动,在备课组长带领下,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每日一议,有效作业设计,每周一课,基础达标,学科活动,小型竞赛等日常教学活动,细化创造,逐步完善备课组的备课资源库的建设,并以此作为备课组校本研修的载体,为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启发。

3.主题教研, 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1)确定主题教研内容:交往互动下数学课堂教学新常规的研究“数运算”课型研究推进课堂教学

2)改进主题教研方式:每次教研活动力求做到:活动前有思考,上课老师在备课组内进行试上研讨,听课老师提前对教研内容进行教材的自我解读,自我设计;活动中有参与,每位老师带着思考认真参加每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后有收获,上课老师进行说课,听课老师进行互动评课,提出重建意见。充分利用每次教研时间,提高每位老师的上课,说课,评课的能力。每位老师力争在教研组层面上课1-2次。

(3)积累主题教研成果:及时积累每次教研活动的各类资料,每人都是责任人,分工明确,序列化推进。为教研组主题教研通讯的编辑与展示做好准备。

主题教研以课型为抓手,以课堂为阵地,在上课、说课、评课中打磨我们的课堂,提升我们的学科专业素养。

4.落实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坚持一课一备,5年内新教师备课手写,坚持写好课后反思。积极推行骨干引领下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青年教师备课导师审核制度,并将此作为本学期备课检查的重点之一。

2)听课:各备课组以听教研课、评优课等活动为抓手,加强听评课的力度,做好听课后的评课工作,备课组内人人参与,力求实在、到位。年轻老师积极主动听师傅的课,学期结束,备课组长每人听课25节以上,每位老师听课20节以上。

3)作业:一二年级在没有数学练习册的情况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班学生实际,各备课组进行有效作业的设计研讨,且注重积累练习设计案例,做到减量不减质。严格按照“减负增效的原则,对一周的作业尤其是“周末作业”进行研究,合理有效进行主题作业设计,提高假期实践作业的实效性和层次性研究,注重学生作业反馈形式的研究,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每月举行一次作业常规检查,对作业的书写,批改格式等进行指导和规范,坚持批好每一次作业。

4)日常调研: 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效为出发点,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听课中指导,在指导中提高,在提高中促进,全面提升学校语文教学质量。2人一组,每人都是调研者和被调研者,每位老师认真对待每次调研,积极准备,科学评价。

5)质量调研:每单元教学结束后,由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单元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后阶段教学。期中期末安排到出卷审卷的老师认真出卷审卷,备课组每位老师认真进行质量分析。

在日常教学中,要求每位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设计好每一次作业,批好每一次作业,为学生学业质量守住底线。

5.合理策划,快乐学数学

 站在全课程观的角度,对数学文化建设进行尝试,希望形成切实可行的操作策略,在校园中形成特有的数学文化环境和氛围,形成一个数学文化场,将枯燥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转化为动态的活动和过程。

(1)数学活动序列化:

教材中的综合实践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做好、做细、做实,注重资料的累积和传承。

基于教材,开发教材:以“基于教材的数学自主活动设计”为主题,以教材中综合与实践”内容为载体,挖掘教材内容、整合学校活动,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厚实数学底蕴。

要求:每个备课组认真研读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制定新的学科活动。每个备课组力求设计出1-2个新的贴近学生现实的主体化数学学科活动,在开学初制定出各年级的学科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

2)数学文化渗透:

     站在《小数报》,将你知道吗教你思考智力趣题数学日记数学文化融入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以备课组为单位,选取一项作为渗透内容,进行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制定好使用方案,在学科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有规划有落实。

6.提供舞台,青年教师展风采

结合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开展龙城小学第一届教师论文报告会,进行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支持鼓励教师在区小学各学科教学研讨和展示课活动中展示自己。

7.在数学课程中有机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充分利用教材、学校及学校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让学生们对环境问题进行多种角度的参与和实践,并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初步了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环境科学知识和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培养环境道德观,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环保技能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常州市龙城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月份

主题教研年级

周次

内  容

责任人

 

 

 

 

二年级

教研组计划交流

范丽

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

范丽

教研课:《认识线段》

冯晶

二年级主题教研:

殷巧娟:《认识线段》

冯晶

 

 

 

 

 

 

 

 

 

三年级

国庆休假

 

备课组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长

教研课:

陶丽:《5以内的加法》

钱丽琴

理论学习系列活动(一)

徐和萍:外出学习交流

范丽:《数学教育心理学》导读

     范丽

三年级主题教研:

高文蔚:《24时计时法》

高文蔚

 

 

 

十一

 

 

 

一年级

备课组研讨日活动

各备课组长

十一

理论学习系列活动(二)

谈晓丹:教海探航活动交流

微视频选题交流

谈晓丹

十二

一年级主题教研:

阮亦凡:《11-20的认识》

徐和萍:《10以内的计算复习》

钱丽琴

十三

数学教研活动(下午,一(8)班):

1)《11——20的认识》评课;

2)《数学教育心理学》学习交流。

范丽

 

 

十二

 

 

四年级

十四

集体备课

范丽

十五

四年级主题教研:

谈晓丹《认识大数》

谈晓丹

十六

微视频作品展示交流及苏派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示范课与讲座:林良富《分数的意义》。

范丽

十七

期末复习计划研讨,落实期末考核评价方案,包括基础达标、小型竞赛等

范丽

 

 

十八

元旦休息

 

十九

复习研讨课:

冯晶执教《解决问题》

范丽执教《计算》

傅海燕执教《角》

范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龙城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珠江路50号    电话:0519-86920361 81583037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