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成员: 范丽 钱丽琴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乘法竖式;②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③求几个相同数连加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④时、分、秒的认识。
几何图形:①认识图形;②线段的直观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与米;会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③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认识东、南、西、北;
④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统计概率:①用方块收集和描述数据; ②简单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应用:①快乐的队日活动; ②有趣的七巧板;③量一量;④算“24点”;⑤田园风光。
二、教学目标: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能自觉完成作业,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为此,结合教学内容我们制定出如下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①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③通过大量的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④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①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②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在从节日广场、趣味运动会、小调查等活动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组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等。例如,备课组认真学习《纲要》中关于二年级表内乘法的教学建议,对表内乘法进行了教学策略选择,从而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提升学生对表内乘法学习的内在需求,使学生在表内乘法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发展。
7.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环保教育。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在日益重视环保教育的现代社会,教师不仅要讲授教科书上已有的的环保题材,而且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把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环保知识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环保知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教育学生要多栽树,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在这其中渗透再生资源的教育。要求学生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在这其中渗透节约用水的意识。教育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年级数学学生学科活动安排表
实施时间 | 项目名称 | 组织形式 | 评价方式 |
十月 | 《有趣的七巧板》 | 学生完成作品,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评比。 | 评出不同奖项,颁发获奖证书。 |
十一月 | 《实际测量小报告》 | 学生完成作品,择优展览。 | |
十二月 | 《制作一天作息时间表》 | 学生完成作品 ,择优展览。 | |
一月 | 《算“24”点》 | 小组初评,班级复评,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年级总决赛。(电视直播) |
备课组研究活动一览表
(2012年9月——2013年1月)
备课组: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 组长:范丽
周次 | 时间 | 主题 | 主持人 | 承担人 | 出席对象(人数) |
一 | 讨论备课组计划 集体备课:认识乘法 | 范丽 | 范丽 | 2 | |
三 | 集体备课:认识图形 | 范丽 | 钱丽琴 | 2 | |
四 | 组内研讨课:认识图形 | 范丽 | 钱丽琴 | 8 | |
七 | 组内研讨课:平均分 集体备课——认识除法 | 范丽 | 范丽 | 2 | |
九 | 组内研讨课:认识线段 集体备课——期中复习 | 范丽 | 钱丽琴 | 2 | |
十一 | 期中质量分析 | 范丽 | 范丽 | 8 | |
十三 | 组内研讨课:认识位置 | 范丽 | 钱丽琴 | 2 | |
十五 | 组内研讨课: 整理复习乘法口诀 | 范丽 | 范丽 | 2 | |
十七 | 组内研讨课:认识秒 | 范丽 | 钱丽琴 | 2 | |
十九 | 组内研讨课:期末复习 | 范丽 | 范丽 | 8 |
基础达标:表内乘除法口算
学科活动:有趣的七巧板 量一量
小型竞赛:算2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