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 常州市龙城小学 | 学科 | 数学 | 班级 | 二(4) | 人数 | 32 | |
课题 | 认识角 | 教时 | 第1教时 | 执教 | 范 丽 | 日期 | 2013.5.23 | |
教学目标: 1.经历由体到面到线的过程中抽象出角的图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感悟角的大小和边的关系。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并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在数角、找角、做角等活动中不断丰富对角的认识,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的内容 ,将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角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能常常听到角,但角到底是怎样的呢?学生的认识并不规范,有的学生会认为是一个角落,有的学生会认为是一个点等等,可见学生常常会把数学上的角和生活中的角混淆起来。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由体到面到线的过程中抽象出角的本质特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关于角的概念。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课前谈话 | 1.出示“角”。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字,看到角字你能想到些什么?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认识角。 | 自主交流对角的理解。 学生预设:桌角,牛角,三角形…… | 从“角”这个字引入新课,唤醒学生对角的已有认识。 | |||||
认识角 | 1. 这些是我们常见的平面图形,从他们的面上取下了一部分,就是这些图形。 2.你觉得这些图形中几号图形最与众不同呢?为什么? 3.剩下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介绍:上面的图形都是角,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我们用小弧线表示“角”。 | 观察图形特征,辨别比较 学生状态预设: 两条边不连在一起的 一条边弯曲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 规范述说角的特征。 | 从体到面到线的过程中抽象出角的图形 通过教师的介绍,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表示符号。 | |||||
操作实践自主建构 | 1.辨析角 用手势快速判断一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2.找生活中的角 不仅在图形中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藏有角。 ①这里有一个盒子,你能在它的面上找到角吗? ②你还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和同桌一起找一找。 3.数角 数出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