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 小河与青草 | 教时 | 2 | |||
日期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环保教育,了解植物对防水土流失起到的重要作用,初步感知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 重点 与 难点 | 识字写字,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与富饶。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性 积累 | | 《日有所诵》 | | |||
核 心 过 程 | 听句: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 听句 齐读寻找近义词:感谢 | | |||
学习2—3自然段 1、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2、小草觉得小河怎么样? 3、你见过清清的水吗,是怎样的呀?像这么清、这么干净的水我们还可以用这个词来赞美它。清澈见底 4、听了小草的赞美,小河有没有骄傲呢?他是怎么说的? 小河要感谢谁呀,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呢? 说一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看来,小草的功劳可真大呀,谁来做小河感谢一下小草? 5、这就是小河与青草的第一次对话,想再来读读吗? 学习4—5自然段 1、接着,小河对小草还说了什么呢? 小河说小草长得怎么样? 看图,这样的小草就叫碧绿碧绿的小草,小河用了两个碧绿来赞美小草,它是想告诉我们小草非常?(板书:绿) 绿的多好看呀!一起读。 2、小草小草,你怎么会长得这么碧绿碧绿的呀? 充足的水分。 小草渴了的时候小河就会给它喝水,小草想喝多少水小河就给多少,这就叫——充足的水分。那你来读好这个词组! 如果没有这充足的水分,小草会怎么样? 看来小河的功劳也不小,谁来做小草谢谢小河? 3、多好的一对朋友,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小河与青草的第二次对话。老师还是请男生读小草的话,女生读小河说的话,其余的话老师来读。 4、把这两次对话连起来,你会读吗? 你对小河与青草有什么感觉? 3、师总结:其实,自然万物都是像小河与青草一样相互依存的,只有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一切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4、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 指读 指读 实物展示:如果小草不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小河会变成怎样。 同桌起立表演怎样是紧紧抱住。 分角色读对话 指读 说一说:自己在哪里见过碧绿碧绿的小草。 读好“碧绿碧绿” 指名读,点评:水分真多呀! 说一说:自己在哪里见过干枯的小草吗?是什么样子的? 指读 分角色读 同桌一个做小河,一个做小草,先试着读一读,再上台读。 板书:分不开 说一说心中想感谢的人,为什么感谢。 | 看实物,理解“一眼能看到底” 用黄土高原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青草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预设: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这样用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 ||||
1、记忆字形。(出示卡片:分 干) 2、指导书写,注意重点。 教师巡视指导。 | 1.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2.学生按笔顺进行书空并且描红 3.学生认真读帖,量一量,移一移。 4. 学生端正写字姿势,仿写 | | ||||
板书 设计 | 13 小河与青草 感谢 清 绿 分不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