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复习 | 日期 |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会较熟练地口算除法。 2.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可以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巩固对除法的认识。 3.能运用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会数学交流。 5.渗透环保意识。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常规积累 | 口算 (指出:乘法从前往后想口诀,除法从后往前想口诀) | 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批 | 口诀是口诀求商的基础,要熟练掌握 | ||||||||||||
二.基本练习 | 1.T2 2.T3、T4 | 生同桌合作 生独立完成 | 这些练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计算机能,提高运算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 ||||||||||||
三.解决实际问题 | 1.T1 2.补充拓展题:摆花片,找规律 题目:12个圆片可以摆成2行,每行6个,还可以怎么摆,使每行同样多?
(2)提问:行数在变化,每行个数也在变化,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可能只是看数字得出的结论,对数量之间相互依变的关系不是很理解,如果有需要,可以将摆好的图都呈现让学生更直观的接受) 2.T5 (2)尝试猜测:哪种分法每行放的盆数多?为什么? 指出:分的行数越多,每行就越少。也就是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数就越少。 3.T6 提问:图中有2组条件,你想想:哪两人抬得次数少? 提问:到底你们的判断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列式计算。 (要将第2个问题进行扩充完整) 4.T7 (1)第1小题 ①提问:谁是王阿姨,她说了什么? (2)第2小题 提问:为什么这题用乘法呢? (3)第3小题 提问:你还能围绕王阿姨,像上面这样题问题吗? 提问:关于小女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那小男生呢? 指出:注意单位 (4)提问:大家肯定也有这些外出旅游或者度假的时候,在外旅游你们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们要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将垃圾分类扔到垃圾箱里.做个文明环保的小学生. | 生独立完成 (1)生说,师填表格 生可能的发现: 行数越来越多(少),每行个数越来越少(多)。 每行个数越来越少(多),行数越来越多(少) 生在引导下理解:行数其实就是份数,每行个数就是每份数,每份数和份数之间存在着依变的关系 (1)生说题意 (3)生计算验证 生独立完成 3个生模拟图中情境,读题 ②生独立完成 ①生独立完成 生先扩充完整问题再列式计算 生可能的困难就是单位,要辨析清楚 | 通过操作和填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量关系之间相互依变的理解。 T5和T6都是为了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加深对相互依变的理解。 学生根据同一副场景图中的已知条件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可以用除法计算的其他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组合已知条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 ||||||||||||
四、课堂总结 |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
板书设计: | |||||||||||||||
反思重建:(不规定,自主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