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阵地,我们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本学期将以“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使备课组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不断向着规范化、常态化、课题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
二、现状分析:
1、老师现状:
我们备课组有三位成员,站在理论前沿的李娜校长,踏实大气的成熟型老师和有创新精神、睿智灵动的青年老师。大家相互介绍经验,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使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我们将继续深入地进行“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转化”的研究,以“写人类”课文为抓手,挖掘本体性教学内容于课堂教学转化中实现独特的育人价值。
本学期我们根据教研组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研究工作中作如下分工:
备课组活动记录:殷磊
“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转化”------“写人类”课文的课型研究 执教者:丁超
“群文阅读”的教学研究-------执教者:杨科技
期末复习课 执教者:殷磊
宣传报道负责:丁超
2、学生现状:
六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广泛了,内容增加了,难度加大了,作业量相对多了,学习方法改变了。所以出现了一部分同学求知欲增强,对知识十分渴求,总有一股生怕落后的不服输思想,学习很自觉;而有一部分同学则出现惰性,怕辛苦,成绩出现较大滑坡;也有一部分同学协调不好不同学科的学习,学习出现偏科现象。
三、教师工作:
根据现状,在本学期我们准备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集体备课交流,探索“新、实、活”的教学模式。备课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班级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不要照搬别人的备课。准时参加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根据自己及本班的实际情况,备真实、有效的课。上完课后,如有精彩的片段要及时记录下来,作好资料积累。通读教材,吃透教材的内在联系;研读单元,寻找内容间的前后联系;鉴赏课文,吃透教材内容的独特的育人价值;打通内外,规划实施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用好《同步拓展阅读》、《诗歌诵读》。
2.加强营造备课组里研究氛围,让平时的教学活动与研究有效结合起来,加强营造备课组里研究氛围,充分利用有利资源,经常开展办公室主题聊天,教后交流,作业设计、评价交流等。把平时的教学活动与专题研究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进行“课外阅读”和“活动作文”的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在教学中,多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从而提高语文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习作中来。加大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原原本本地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让他们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
4.继续花大力气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方面,培养本册安排的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另一方面,对以往所提的习惯要常抓不懈。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写字习惯。继续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习惯的培养。
5.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研究。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运用网络,利用信息,提升课堂效率。
6、爱祖国、爱家乡,从爱国作品中汲取向上的力量,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关爱自然,亲近自然,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
四、学期工作重点
(一)深入进行“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转化”的研究,探索“写人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在日常研讨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本体性的教学内容。在第十一册教材中出现了8篇写人类文章,要继续探索“写人类文章”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较高层级的阅读理解核心能力”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品味关键词语,体悟人物内心”、“揣摩文章表达顺序,概括全文内容”“读懂言外之意,推断句子深层意思”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教学策略。
(二)尝试进行“群文阅读”的研究。
1.了解“群文阅读”。
相关的实践探索大体上分为五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为代表;第二个层级突破了教材,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增加课外阅读,“一篇带多篇”基本上是这个思路;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或者“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第四个层级提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以“主题阅读”为代表;第五个层次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
2.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
尽量选用多种文类的文本,包括丰富学生文学体验的文学类文本,例如神话、故事、寓言、散文、童话、诗歌、小说、传记,也包括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实用性文本,例如新闻报道、说明书、广告、通告。我们还要尽量选用多种行文特色和叙事风格的作品。教材中的课文,主题往往是明确的、正向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篇幅是有限制的,语言也是经过规范的,词语的选用是经过衡量的,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教材体”文章,而“群文阅读”,选文的自由度大大增加,选文应该努力保持原貌,不随意删、换、改,包括保留原文的文字风格,保留叙述的复杂性。
3.“群文阅读”的操作。
(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2)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多学习、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
(4)多了解、多尝试真实、实用的阅读策略
4.上研究课,边研究边实践。
(三)扎实训练,提升学生阅读理解核心能力。
根据教材的选文以及学生的年段特点,我们确定本学期重点培养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的阅读理解核心能力。
1、课堂教学要有侧重。
根据这一核心能力训练点,一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写人物思想、语言、行动等表现人物思想变化线索的句子,二是抓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在随文批注,交流互动中提升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随文批注的指导。特别是遇到以上两类句子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批注在课文旁边。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句,让学生逐步懂得,正是这些句子的联系,透露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心比心,让学生体会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距离,提出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帮助他们缩短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之间的距离,把心放进去读,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2、辅助训练要有效。
除了教材内容,我们还要结合练习册中的内容重点指导学生表达的清晰。针对有些同学不能深入分析文本的弱点,我们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句式来学会规范表达,并提醒孩子尽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概括。同时,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代入角色,通过情感迁移,走进人物内心。在讲评作业时要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实现资源共享。
(四)规划专项训练,提升结构认知。
我们梳理了一下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养成的语文素养。从大的视角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文化视野。如果细细地分,语文知识包括:小学里面必须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文体知识。语文能力包括:A、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B、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C、解读人物内心的能力D、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E、挖掘思想情感的能力F、剪裁立意的能力G、谋篇布局的能力。
我们要把这些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养成的语文素养和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试卷命题形成一体化设计。以专项训练的方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并且把专项训练与作业点评有机融通,让学生的专项阅读能力在“聚焦”中获得提升,从而让学生的结构认知从”散点”走向”聚焦”。
2015学年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 | 备 注 | |
一 | 9.1 | 9.7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2) 1、我们爱你啊,中国(2) |
二 | 9.8 | 9.14 | 2、郑成功(2)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2) |
三 | 9.15 | 9.21 | 4、古诗两首(2)练习1(2) |
四 | 9.22 | 9.28 | 5、负荆请罪(2)6、最后的姿势(2) |
五 | 9.29 | 10.5 | 7、船长(2) |
六 | 10.6 | 10.12 | 8、爱之链(2) 练习2(2) 测验(2) |
七 | 10.13 | 10.19 | 9、小草和大树(2) 10、轮椅上的霍金(2)我读书 我快乐(1) |
八 | 10.20 | 10.26 |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2) 练习3(2) |
九 | 10.27 | 11.2 | 12、姥姥的剪纸(2) 13、牛郎织女(2) |
十 | 11.3 | 11.9 | 14、安塞腰鼓(2) 练习4(2) |
十一 | 11.10 | 11.16 | 测验(2) 学和做(1) |
十二 | 11.17 | 11.23 | 15、青海高原一株柳(2)16、草原(2) |
十三 | 11.24 | 11.30 | 17、麋鹿(2) 练习5(2) |
十四 | 12.1 | 12.7 | 18、给家乡孩子的信(2) 19、钱学森(2) |
十五 | 12.8 | 12.14 | 20、詹天佑(2)21、鞋匠的儿子(2) |
十六 | 12.15 | 12.21 | 练习6(2) 测验(2) |
十七 | 12.22 | 12.28 | 22、古诗两首(2) 23、学与问(1) |
十八 | 12.29 | 1.4 | 24、大自然的文字(2)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1) |
十九 | 1.5 | 1.11 | 练习7(3) 测验(2) 学和做(2) |
二十 | 1.12 | 1.18 | 期末复习 |
二十一 | 1.19 | 1.25 | 期末考试 |
二十二 | 1.26 | 2.1 | 期末课程 |
二十三 | 2.3 | | 中小学2月7日放寒假 |
出卷安排:
1-2单元 殷磊 3-4单元 杨科技 5-6单元 丁超
7单元 殷磊
附件3:
说明:
1. 请认真阅读教研组根据各备课组的实施情况梳理的“基础达标序列”“学科活动序列”“小型竞赛序列”,根据本年级学生情况进行策划。
2. 根据需要可填增加项目,也可以减少项目。
201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学生学科活动安排表
实施时间 | 项 目 名 称 | 组 织 形 式 | 评价方式 |
10月 | 学做小记者 | 1、初步了解记者的相关知识,学会撰写采访提纲。 2、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一次采访活动,进行采访的经验交流。 3、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采访,提高自身的采访能力。 | 1、采访提纲评比。 2、采访活动 |
9-10月 | 我读书,我快乐 (读《鲁滨逊漂流记》等外国经典文学) | 1、由从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向外国文学过渡,制作读书卡。 2.组织多层次的读书卡交流。 3.利用班级墙报进行读书交流。 4.执教课外阅读课内指导。 | 1、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奖。 |
9月——12月(重点11月) | 读报、剪报我能行 | 1、让学生了解做剪报的价值,指导学生如何做剪报。 2、互相交流剪报贴本。(两周一次) | 剪报贴本观摩评比(设“持之以恒奖”、“最有创意奖”等) |
12月 | 民风俗语大擂台 | 1、开展“走近民风民俗”的活动,了解我国各地的民风民俗。 2、搜集、背诵我国的民风俗语,进行擂台赛。 | 民风俗语比赛 |
9月——12月 | 阅读能力专项训练 | 1、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相应的日常练习。 2、结合阶段表现进行专项的阶段指导。 3、学期阶段达标训练 | 达标测试 |
学生基础达标安排表
基础达标项目一 | 古诗77首 |
实施方案:(包括实施时间、实施的具体过程、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 时间:9月——12月 过程:每月20首,每周五首。 形式:同桌互背,时间自定。每天早晨5分钟齐诵。一周一次交流有关古诗的作者、背景、意思、意境、运用、感悟…… 评价:按时会背打星,背得好2星,还有上台交流3星。 最后按星多少发奖。但底线是75首古诗全会背了 。 | |
基础达标项目二 | |
实施方案:(包括实施时间、实施的具体过程、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 |
学生单项小型竞赛安排表
小型竞赛项目一 | 读书卡 |
实施方案:(包括实施时间、实施的具体过程、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 实施时间:9月——10月 实施的具体过程:结合读书活动 ,分自读读书卡,指导课后读书卡等多层次进行。 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读书卡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做读后感读书卡。 组织形式:自己制作,全班交流,上墙展示…… 评价方式:学生互评,教师参与,根据学生对书籍的阅读程度和读书卡制作质量,评定一、二、三等奖若干。 | |
小型竞赛项目二 | |
实施方案:(包括实施时间、实施的具体过程、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 |
附件4:
说明:
1. 请每一位老师日常记录用,一般采用手写稿。(项目一栏下可填写学生多次测试的成绩)
2. 根据班级人数添行(尽量排在一张纸上)。目根据本年级具体情况设定,可添列。
3. 学期结束要上交。
基础达标成绩登记表
学号 | 姓名 | 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5:
说明:单项小型竞赛以后请及时填写,并报教导处,然后给学生发奖状。
()年级语文备课组学生单项小型竞赛活动学生名单
一等奖:(参赛人数的10%)
二等奖:(参赛人数的20%)
三等奖:(参赛人数的30%)
附件6:
说明:以下内容每学期结束填写;可添行。
备课组研究活动一览表
(2015年9月——2016年1月)
备课组: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 组长:殷磊
1. 各月学科活动安排:
月份 | 活动 | 责任人 |
9月 | | |
10月 | | |
11月 | | |
12月 | | |
1月 | | |
2.备课组研究活动安排:
本学期研究专题:
教研组层面上课人员名单:
|
备课组成员公开教研情况一览表
(2015年9月——2016年1月)
级 别 | 时 间 | 教 学 内 容 | 执教 老师 | 研讨课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课组成员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一览表
(2015年9月——2016年1月)
序号 | 作者 | 论文名 | 刊物名称及日期 (获奖等级、发奖单位及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