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龙城小学数学组全体老师和李娜校长齐聚一(1)班,听陶丽老师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陶老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板块清晰,在重难点的把握和学生资源的处理上也做的十分细致。教学中她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评价语言丰富有针对性,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积极性。围绕两位数加两位数,陶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探究进位加法的奥秘。
课后,陶老师首先就自己上课的心得和反思与大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自己的困惑:“在课堂中该如何把握个体与整体差异的关系,怎样才能较好的顾忌整体?”接下来,数学组的各位老师就自己对这节课的建议各抒己见。
范丽老师认为,一年级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十分重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在课堂中准确的捕捉学生资源也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低年级的课堂,应注重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要重感性的过程,轻理性的过程。例如在本课中,教师出示34+16的算式时,要学生呈现算式答案,可以让学生先用小棒或者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而不是一味的听老师讲,这样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冯晶老师说,在新授课上不建议在未教授学生新的知识之前,将学生正确和错误的资源共同呈现并要求学生比对,学生自身还未就新知识形成认知概念,因此很难指出资源的对错。最后,傅海燕老师提出了自己对本节课的重建思路,她建议:基础部分的口算练习要加强,新课的引入可以由易到难,从34+15引申至34+16,再引出34+18。借助小棒,由口算算法过度到笔算算法,直接呈现法则。再将三题竖式进行对比,从而加深概念。此外,还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题,依然由易到难,从基本的竖式练习到估算得数是几十多,再让学生当小老师,比较正确与错误的资源。
此次教研活动让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得到提升,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数学组的老师们会在不断地学习与探讨中,提升专业素养和课堂的教学能力。 (图文提供:阮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