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都有坐公交车的经历,在车上我们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10月20日下午,我们五年级的生命体验课程围绕《让座》这一主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让我们一起走进公交车里的大世界,看看孩子们有哪些不同点的看法。
说一说:公交车上的那些事
一开始,孩子们交流了自己乘坐公交车的趣闻和与让座相关的故事,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孩子骄傲地说自己主动让座被老爷爷表扬了,有的孩子谈到自己让座了结果还被别人质疑自己是不是出于真心,还有的孩子遇到过不让座而引发的一些闹剧。在孩子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让座这个话题已经是整个社会所热议的话题,而他们正在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件事。
议一议:我们身边的那些人
让座这个话题存在了这么久,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几幅由让座引发的新闻和漫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图中他们一方面看到现在一些年轻人冷漠的态度和无所谓的表情,一方面也看到一些人拿让座做文章,故意无理取闹。
为了让学生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出示了一则新闻:一位老奶奶带着十七岁的孙子去乘车,老奶奶把唯一的座位让给了自己的孙子,要求邻座的一位大学生给自己让座。为了更好的对这则新闻进行评价,学生分成了正方和反方,正方认为:这个大学生不应该让座位,因为她可能自己已经很累了,或者是身体不舒服,应该让她的孙子把座位让给奶奶。反方则认为:那个大学生应该主动让出座位,因为毕竟是老奶奶,年纪大了,需要被关爱。正反方的各位成员都拿出了自己平时深厚的语言功底,把自己的想法一一罗列出来,并且还要及时反驳对方的观点。在激烈的讨论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不再是用单一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而是学会了换位思考,会设身处地的去辩证地看待让座这个问题。
谈一谈:让座是美德还是义务
随后出示的一些国外各个年龄层对让座这个话题不同的见解,使得孩子从更多层次去了解让座这个问题。其实它不光是我们中国会出现的现象,在世界各个角落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那么让座到底是美德还是义务?孩子们分小组进行讨论,他们觉得我们作为学生应该主动的给有需要的人,如老人、孕妇、儿童、残疾人让座,而不是要等到他们开口提醒我们采取让座。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孩子们觉得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方法去解决,而不是冷漠地回应这件事。
让座,是美德还是义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孩子们经历了思维的碰撞,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他们知道辩证的看待每一个问题,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图文:高文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