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语文专题教研活动
秋雨潇潇,寒意渐袭,但仍抵挡不住语文老师们探讨研究的热情。10月27日下午,我们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中年级复述课文”的教学专题探讨。
首先由李婷老师执教《哪吒闹海》第一课时。这节课的重点落实三个教学目标:学字解词,读书,理文脉。
第一个目标是学字解词,针对易错字反复纠正认读,让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己找到不理解的词语,再由其他的同学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他理解,最后再将生字词和重点词语罗列下来,认读检查。第二个目标是读书,今天给了很多时间去读书,设计了自读齐读,分小节读,反复诵读,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书做到扎实。第三个目标是理文脉,这个文章的框架结构比较清晰,从提问开始,归纳出起因、经过、结果。在讲三闹的时候,对于最后一闹“混天绫一抖”,学生一直没能准确找到,这个地方没有引导好,指向不明,所以学生一直说是喷出火焰,就不像前两闹,很快就提炼出来了。
接着,由孔晶老师执教《哪吒闹海》第二课时。本课,孔老师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借助文本语言,感悟哪吒、东海龙王父子、夜叉的人物形象。二是通过想象人物心理、动作、语言、想象画面的方式,还原哪吒闹海的场面,将哪吒闹海的故事讲生动。
孔老师的教学设计上,第一次闹海主要是指导学生抓住闹海的动词,想象哪吒的语言和现场的画面,展示大闹水晶宫的精彩画面。第二次闹海是借助人物的心理活动,将夜叉与哪吒的形象进行对比,凸显哪吒的机灵。第三次闹海是在想象龙王父子语言的基础上,借助学生的动作表演,引出闹海的关键词——一纵身和趁势,引导学生感知哪吒的机灵。接着,先指导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想象的内容添加进去,把第三次闹海的过程讲具体,尽量讲生动。最后,再指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把整个故事讲一讲。
孔老师课后反思的时候说,起初的设想是希望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能初步了解到怎么做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备课之前,备课组特地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上的相关要求。在口语交际这块,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讲述故事力求生动具体。三上的学生能力还有待发展,暂时还达不到高要求,所以希望学生能够在把故事讲完整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自己的想象和发挥,让故事情节显得生动有趣。
然后,每个备课组都针对这两节课的专题进行了交流。最后,由薛辉校长高屋建瓴地评课指导,带领老师们学习、思索更扎实有效的教学。
薛校指出,复述课文,就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完整而连贯的叙述,它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新的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复述是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讲述和转述原文的内容,复述的训练乃是语感的训练,可以训练语言的张力;复述表达的过程是学用词语、修辞、句式等的过程,复述的过程也是对课文感知、体味、消化、理解、筛选、归纳、表达的过程。
首先要做到目标清晰,理清文脉。能够按照文本的情节结构,条理清楚地完整复述,尽量运用书上的原句。例如复述哪咤闹海的过程,要准确地抓住文中的动词,感知动作的连续过程,把动作表演出来。其次,力求复述时具体生动,可以根据插图,发挥合理的想象,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通过自己的语言积累,把故事讲生动。就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做到自信地说(从容镇定)、有序地说(线索清楚)、有重点地说(细节精彩)、有智慧地说(创造发挥)。
薛校的指导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操作,新颖独到,启发深刻,让每一位老师受益匪浅。大家不仅收获在课堂上,也收获在智慧的碰撞和共享中。相信在薛校的悉心指导下,龙城小学语文老师们的研究之路会越走越坚定,越走越精彩!(图文: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