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立冬: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节气物候: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食俗:立冬有吃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风味。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
立冬绘画展
二年级的小龙娃们在立冬这天展示自己创作的“节气人事绘本”,孩子们妙笔生花,把立冬节气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图:王艳 文:梁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