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历经八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纪全球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也是中国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相当大的范围内被接受,较具影响力的一种外国音乐教育体系。
本期音乐组的读书沙龙主题便是探讨奥尔音乐教学法在本土普通音乐课程中的运用,本期沙龙由陈瑶老师主持,参加人员为音乐组教师们。奥尔夫教学主要有律动、声势、乐器、游戏这些方面,本期重点学习的是声势篇。
首先由陈瑶老师简单介绍了什么是奥尔夫教育体系以及它在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环境中所处的现状。奥尔夫在中国流行了很多年,可是奥尔夫的真正本源我们不是人人都清楚,奥尔夫教育体系是以“原本性”为标志的,原本性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以一种以即兴为手段来实施回归自然的理念。在基本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内涵后,陈瑶老师选取了两段奥尔夫声势教学的视频,是由维也纳音乐学院教授授课的奥尔夫教学法。这两段视频内容主要有拍手节奏歌和用四分音乐做节奏打击变化,通过观看我们了解到了奥尔夫节奏声势丰富的变化和趣味性,老师们也都随即进行了试验,发现有些节奏声势不仅有趣有艺术性,而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以及肢体各方面的协调运转都有特别好的锻炼意义。
在观看教学视频后,大家开始了研讨的环节,陈瑶老师展示了自己在课堂上实践的短片,让小朋友们自己小组合作,用多种乐器和身体部位敲击节奏,创造音色丰富的节奏。胡炎娜老师认为这样的声势在中低年级的音乐课特别适合,中低年级的歌曲较为简短,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丰富活动以及学生的歌曲表现能力。中低年级的教师可以尝试课堂教学后做笔记整理,慢慢形成一种新的上课模式。王佳然老师谈到自己教授三年级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竖笛上,想打好竖笛的基础,但是长期教学学生的兴趣会淡化,这种奥尔夫教学打开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在三年级歌曲上好像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尝试。曹静娜老师在自己的课上已经开始有奥尔夫教学的各种尝试,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省去很多拖拉的尤其是对音乐没有最必要效果的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真的很有效果。
通过本期的教研活动,大家初步感受了奥尔夫声势教学的的创造性和即兴性,接下来各位老师都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索奥尔夫的本土化运用。
(摄影 文/陈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