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新北龙城小学和钟楼实小联合教研,分别由丁超、张超两位老师执教作文课和阅读指导课。
丁超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作文课指导课——《怎样立意》。基于四下的学生为了写作去拼凑故事,写作之前很少去想过立意这一学情。课上,他从立意出发,选择语文书中的三篇讲述人、事、物的文章,围绕立意,让孩子们接受一些写作理念,而后取材、加工,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学会写作。他在行课当中,不露痕迹地让孩子明白,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学会立意会让小事充满魅力,让人物形象鲜明,让事物意义非凡。他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正面、新颖,引人深思。他以十岁成长礼即将来临为契机,以“我们长大了”为题,让孩子当堂选材立意,为孩子们打开思路,让他们乐于表达自己。专家一致认为,丁超老师的课朴实、真实,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深入浅出。
张超老师执教了《西游记》读写指导课,他基于六年级孩子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已通读了《西游记》一书且有梳理阅读的方法这一学情,以人物为切入手,进行读后感的撰写。课上,孩子从对孙悟空的印象入手进行文本品读,感受到了孙悟空形象的多元、丰满,同时得出孙悟空具有“猴性、佛性、人性”等多元性格。张老师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验,在体验中品悟,在品悟中深思……他带着孩子们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感悟人物性格的丰满。他不着痕迹地让孩子们知晓品评人物不仅要走进人物之心,还要走进作者之心。每一个人物的塑造不仅有时代的烙印,还是作者心理的折射……
张老师从人物评价入手,让孩子们写读后感,孩子的想法变得更有深度、厚度、维度,这为孩子的中学写作打下基础,“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这一方法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赞赏。
两堂课都是读写结合课,两位老师通过花开无痕的指导,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下产生写的火花,花香灿烂,沁人心脾。
(图文:杨艳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