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阅读“高级营” 探寻密码创意新
——记语文组一本书的微课程阅读活动(四)
秋风起,叶儿飞,书声琅琅,其乐融融。一本书的微课程阅读活动(四),就在今天拉开帷幕。书式阅读领衔人姚澄老师和龙城小学六年级组储蕾老师,为我们带来别具风格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提升课,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一本书的阅读——《我和老爸的战争》。
爱——了解一本书的主题
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简单的一句话,却蕴藏了深深的含义。优秀作家徐玲老师围绕“爱”的主题,创作了“我的爱”系列小说。本次阅读课程,选择的是其一《我和老爸的战争》。读这本书,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因为看到书中赵子牛与赵天平父子之间的对立与冷战、依靠与热爱,会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我和老爸”,会让我们感受到书中的每个故事情节都充满了爱与力量,也让我们静下心去体验一段另类且感人的父子之情。
“战”——提升一本书的阅读能力
一本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莫过于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课堂伊始,储蕾老师指导孩子们看着目录,分享印象最深的故事。她精心设计了挑战2级版本和3级版本。孩子们四人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哪些是赵子龙、赵天平所做的,引发二人对立与冷战的事例呢?他们兴致勃勃地翻阅着书,寻找关键事例,概括小标题,讨论得热火朝天。了解了故事情节,再来挑战3级任务,过渡自然,难度也降低了许多,孩子们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说出读完整本书的感受,从而进一步体会每个事例背后所隐含的“依靠与热爱”。储老师引导孩子们围绕“对立与冷战”的故事线,绘画思维导图,提升了孩子们对整本书的阅读能力,也让阅读本身有了新的生成。
寻——一本书的写作密码
幽默的姚澄老师极擅于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他要求孩子们给书作点评,有的说打五颗星,因为写得甚好,有的说打四颗星,因为写得虽好但仍有进步空间。儿童朴实的语言,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在欢快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姚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情节图”,采用列标题的方式四人小组梳理故事情节。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小组交流接龙说标题,轮到的小组代表基本都能说出小标题,尽管有些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孩子们很享受动态的交流过程。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老师曾言:“好文章离不开‘折腾’”。在姚老师的一番引导下,孩子们领悟了生动的故事得要有“折腾”,且折腾要有度、有趣、有中心。一片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创作了各种各样的“折腾”,让故事情节更加一波三折。写作密码,即要“折腾”。寻到了密码,期待孩子们新的创作。
评——一本书的阅读价值
听完两节精彩的阅读课后,老师们就《我和老爸的战争》一书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年级的老师强调挖掘人物特点的重要性,提出可以通过制作人物卡,艺术性地刻画人物形象。二年级的老师建议可以用脸谱的形式,展现不同人物表达爱的不同方式。三年级和六年级的老师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典型”和“对比”,抓住典型事例,对不同文本或者书中书外进行对比阅读。四年级和五年级的老师挖掘了其多元化的教学价值,前者侧重转换视角讲故事,后者侧重体验角色演故事。智慧的火花碰撞之后,我们对一本书的阅读价值更加明确,也知取舍。
写文章、写一本书皆有密码可寻,一本书的微课程也有密码可寻。四节微课程的分享与交流,让我们明白一本书的价值取舍、目标制定、课时框架以及多元提升。期待老师们能用这些“密码”,探索新的一本书的微课程之旅。(图/孔晶 文/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