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我校创建于2010年9月,是一所由常高新集团投资,委托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管理,隶属于新北区社会事业局的全日制民办小学。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在规范办学方面有非常完善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从90年代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在各领域的变革和创新,并非常重视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学校的各项工作。目前,学校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师风师德标准、学生形象特质标准、教师研究培训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财务监督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这为龙城小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优势。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自身发展遇到的种种困难。通过前几年的运行,我们发现在规范管理上,以下一些问题还值得研究:
(一)学校制度建设需在借鉴中彰显民办特色。学校的管理运行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环节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一系列机制相配套。作为一所刚刚建成的民办小学,学校管理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完善组织变革和制度建设的同时着重建立符合民办学校实际的管理运行机制,为学校科学管理和运作提供有力保障。如校长负责与民主参与的治校机制,分工负责与协作推进的实施机制,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的发展机制等,都要在不断探索中组织与规范起来。
(二)教育教学规范需在传承中不断优化与创新。随着学校迁入新校址,我们不但开足开齐了国家课程,还在局小集团的整体构架下不断尝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随着学校班级数、学生数的迅速增长,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逐步建立切合我校实际的教育教学规范,并结合实际不断优化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后勤财务管理要在磨合中与企业管理要求相融合。我校是国企常高新集团投资的,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标准高、规范细,每一笔钱物的使用从预算到使用有严格的流程,光审批环节就要经历学校环节和董事会环节。需要不断在磨合中探索更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方法。
二、总目标
学校管理以规范为基石,在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强调以人为本,着眼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民办特色的管理运营机制。
三、分目标
(一)构建学校制度保障体系。
(二)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规范。
(三)完善师生行为规范。
(四)培育教科研规范。
(五)建立财务管理规范。
(六)探索民办学校人事聘用规范。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二月份):制定《学校规范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讨论,知晓方案内容,统一思想。
(二)推进实施第一阶段(三——七月份):对照方案要求组织全面自查,对学校管理中发现的不规范之处,严格要求,督促整改。
(三)中期自评阶段(八月份):利用暑期,对实施规范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学期阶段总结,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在总结经验和不足基础上,布置下阶段工作。
(四)推进实施第二阶段(九——十二月份):在中期自评基础上,全面推进规范管理工作。
(五)总结阶段(一月份)。
五、推进举措
(一)汇编学校规章制度。
我校在前几年虽然已经拟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还都处于散状状态。我们将重点推进在各部门协作下的制度梳理与制定,制订绩效考核、教育教学教研、职称评定、课程管理、财务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细则,形成学校管理制度化。各项制度经教代会审议后装订成册,成为学校所有人员的工作规范、办事标准和行动指南。
(二)注重教育教学管理。
1.教育管理
学校教育工作要考虑发挥各类课程的教育功能,通过主题班队会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宣传日开展系列活动,制定详细方案,活动结束认真做好总结。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做好奠基。
2.教学管理
(1)课程管理严落实。
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积极探索校本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作息时间,按规定上足、上好各门课程,不随意调课、占课等。课程教学部将对照学校“总课表”、班级“课程表”、教师“个人小课表”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与当面指正,
(2)业务检查重平时。
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方式比较灵活,注重日常的业务检查与指导,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抽查,期中期末各一次普查,并能做及时反馈。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复查”四步走的方式,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切实为教学服务。
(3)规范常规作保障。
课程教学部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的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测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教学常规最薄弱的几个环节:如教学计划中的学情分析、优差生辅导措施、试卷分析、教学反思、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等。学校教学部门分别作出明确细致的指导与规定。全体教师都能按照教学部门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向课外辅导与作业批改要效益。
(4)质量监控促提高。
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求得良好的教学质量。首先,学校课程部加强日常教学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办法;其次,不断创新质量监控方式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质量;第三,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交流反馈教学情况;搜集、整理、研究学情;第四,加强作业、辅导、检测管理力度,避免大量重复性作业,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第五,扎扎实实地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管理。
1.规范教师管理
首先,加强师德教育。学校利用每周例会进行政治业务学习,不断引导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校、勇挑重担,努力培养廉洁奉公、敬业爱生的高尚师德教师群体。要求教师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广博的知识感染学生,以真真挚的情感关怀学生,以丰硕的业绩赢得学生。杜绝有偿家教,要求每位教师不歧视、不侮辱、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其次,规范教学行为。坚持全面、全员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形成课程教学部、教研组长负责制、教学常规考核制、教学质量跟踪管理制等与教学相适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学生发展多元评价体系。
①规范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质量监控等教学管理流程。
②制定各种教学基本环节的相应质量要求,明确相应的定性定量指标。
③实行定期考核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每学期对全体教师的教案、作业布置、批改等各项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不定期进行分项目调研,发现优点及时表扬、推广;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措施。
④设计丰富的作业形式,积极探索并发挥假期拓展作业的菜单式选做功能,真正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特色。
2.规范学生管理。
首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第二,突出行为习惯养成。平时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活动等进行宣传教育,年级、班级认真策划行为规范熏陶教育。学校通过文明班级、好龙娃等系列评比活动,培养学生懂文明、讲礼仪,让小龙娃的一言一行都带有龙城小学学生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的形象特质。
(四)强化教科研管理。
学校的提升和发展靠科研。我校努力将科研兴教思路贯穿到教学管理之中,加强对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使其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育科研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力的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人人树立科研意识。所有教师要紧密围绕学校两项省级课题,从教育教学的每个层面深入挖掘,每人至少承担或参与一项教研课题。
(五)规范财务管理。
1.制定职责分明的岗位责任。我校财务负责人由常高新集团委派来,财务主管和出纳人员,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学校每年把所有的办学经费都纳入预算,支出也要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使学校管理的条理性、计划性更强。
3.做好与上级的沟通与协调。我校虽然财务上是独立的,但要接受常高新财务中心的审核管理。因此,在使用经费方面需要依托常高新派来的财务主管,与财务中心、董事会做好沟通,使每一笔钱都合理高效地使用。
(六)规范人事管理。
我校教师的人员构成情况比较复杂,有来自局小本部引领教育教学的局小编制教师,有新北区各学科的骨干能手,还有学校自主招聘的民办教师。对待他们在管理上将采用同一把标尺,同工同酬,统一管理。其中民办教师的招聘将是我们人事管理的重点。他们的引进,从条件制定,到招聘过程,再到录用,全部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接受区社会事业局组织人事处和监察室的全程监督,并将录用情况在相关网站公示。
六、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
坚持用制度管事,用责任和规定约束行为,同时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保证学校秩序的稳定性。
加强“上下通联”的议事制度。凡是涉及学校发展规划、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人事制度等重大问题,都经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协商讨论,最后由教师代表大会通过,由学校下发。
坚持“校务公开”的民主制度,学校及时宣传通过民主程序形成的决策,及时公开有关信息。
2.舆论宣传
学校规范管理实施方案在征求多方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后,利用教师会议、政治业务学习时间以及校园网络平台,组织全体教职工通过集中或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大力宣传学校规范管理实施方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组织保障
我校积极推进学校规范管理工作,成立“学校规范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组 长:李 娜(全面负责学校规范管理工作)
副组长:张 辉(协助负责学校规范管理工作)
成 员:周亚军(具体负责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工作、人事规范管理工作)
张勇卫、刘叶花(具体负责教育教学教科研规范管理工作)
李小艳(具体负责师生行为规范管理工作)
周春明(具体负责财务规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