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龙城小学
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报告
根据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实施细则>和<江苏省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标准>的通知》(苏教督〔2012〕4号)、常州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市新一轮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工作的通知》(常教督〔2017〕6号)和《常州市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标准(试行)》(常教督委办〔2017〕9号,以下简称《标准》)要求,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成督导考核专家组,于2018年5月21日至23日对常州市龙城小学(以下简称“龙城小学”)进行了素质教育督导考核。现将现场督导考核情况及工作意见报告如下:
一、督导概况
专家组按照督导规程,听取了李娜校长题为《让每个生命都拥有更好的未来》的汇报,并就有关问题与学校领导进行了交流;随堂听课22节,基本覆盖各学科,其中优秀课 19节,良好课3节,优良率为100%;察看了校容校貌、设施设备;观看了学生大课间活动、社团活动以及班队课;参与了教师沙龙;与超过24位领导和教师、24位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查阅了15本备课本、16本听课本、6本教研组记录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台帐资料;对103位教师、116位学生和1399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剖析了数学、英语教研组和一年级组的团队建设。专家组进行了集中评议汇总,形成了初步意见。就督导考核情况,专家组对新北区人民政府、新北区教育局及学校管理团队进行了总体反馈。
二、总体评价
专家组认为:近年来,在局小集团李伟平总校长的引领下,在李娜校长的领导下,龙城小学获得了高品质、跨越式的发展,并且已成长为一所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示范学校。
三、主要成绩和亮点
(一)充分发挥集团办学优势,主动提升学校管理品质
学校成功移植了局小教育集团的成功基因。从顶层设计开始,在办学理念定位、制度建设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设备保障等方面,充分吸收了“母体”的营养,并实现了成功的复制和迁移。
学校办学理念清晰,“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的思想深入人心,并且落实到了学校管理与教学的方方面面。从学科课堂生态建设、德育活动的组织设计,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以及学生评价体系的建构,都能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出发,较好地体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更好的未来”的价值追求;对于教职员工的管理,也体现出较为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识,既凝心聚力,也有效激励了教师成长。
基于学校性质的定位,学校积极探索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秉承局小“责权放还”的民主管理思想,激发教师主动参与、主动担当的意识。学校以法治思维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在总校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对学校制度进行了系统重构,建立了覆盖全面、操作性强、适切校情的制度网络,为学校的规范、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以规范办学为基础,整体开发建构学校课程
学校传承局小教育集团规范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传统,把课程规范与教学过程管理作为改进提升师生素养的重点工作落实于各项工作之中。同时充分发挥学校自主招聘教师的优势,打开思路延揽人才,保证了各科教师专职化,做到了开足开全开好所有课程。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科学安排,“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真正落实到位,学生体质良好,普遍呈现出健康、阳光生命状态,为同类学校中所少见。
学校严格执行《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与考核办法》,以“减负增效”为目标,切实把好质量管理过程关,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入手,还学生更多休息与活动时间,继承并较好地落实了局小教育集团“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特色。
学校以科学精神谋划学校发展,以生命关怀建构学校课程。基础课程实现了由分科走向融合的有效探索,节律课程从单元课程走向了“成长节律”课程,开设了“云彩体验选修课程”及俱乐部课程,成长出创客课程等一批特色课程。学校课程整体呈现出更为丰富的样态、更富于选择性的特征,呼应了学生生命个性化成长的需求,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建构新型活动与评价体系,呼应儿童生命成长需求
学校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结合地域特征,充分挖掘和整合现有资源,同时落实育人目标,结构化、序列化地设计、架构并有效实施开展了学生活动,如节日文化系列活动、“小龙娃走龙城”活动实践、“最美系列”“成长系列”活动等。活动的序列化、课程化开发与实施,较好地匹配了学生的成长需求,有效提升了学生素养,涵养了学生气质,养育出活泼开朗、大方自信、健康阳光、教养良好的美好“龙城娃”。
在学生评价方面,学校整体设计具有校本特质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如龙娃形象大使评选系列、“生命树?七彩果”评价系列、“最美系列”等。既与校园生活、日常生活相契合,又体现评价角度的多元,最终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培育龙小学生的独有气质。
(四)建设多元化成长平台,铺就教师成长快车道
鉴于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偏年轻化所带来的压力(平均年龄31.2岁),学校充分依托集团优势,积极应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困难与挑战。
学校以省“十二五”教科研规划课题《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成员学校校本教研的研究》为引领,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如完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等学科教师组织建设,有序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专题沙龙、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效利用网络平台,主动参与集团教研,以课题为抓手开展主题研修,提升研修品质。倡导和鼓励一线教师开展微课题研究,让研究贴地行走。
学校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制定主动发展规划,将主动发展的意识化为自觉规划教育生活的行动。从理论学习、教学研究、教学质量、专业引领、教学实践、专业荣誉等多方面引导不同年龄阶段教师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个人三年成长规划,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促进自我发展。
学校力推项目培育室工作,鼓励志趣相投的优秀教师合作互助,抱团成长,开展研究项目。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实施开放管理,激活教师创新潜能,使其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孵化地、课程改革的试验地和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
四、意见与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经费保障
龙城小学独特的办学实践,满足了老百姓对优质教育多样化的需求,盘活了社会资源,减轻了政府负担,对创新办学机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开创了本地区名校与平台公司联合举办普惠性民办学校的新型模式,形成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也将对今后类似的办学形式形成极为重要的影响。作为教育消费的主体,家长希望所购买的是比一般学校更为增值的教育服务。因此,龙城小学的经费保障应该比一般学校更充实、更有力,以使学校的办学品质不因经费困扰而下降。基于目前龙城小学经费运转现状,以及为确保教师队伍的高质与稳定,我们建议并呼吁从两个方面加强经费保障:一方面政府应加强财政补助,另一方面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以确保学校在顺利运转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
专家组认为,从龙城小学目前的教师队伍现状来看,新入职教师多,学科领军人物分布不均衡,成熟骨干教师比例相对偏低,中坚力量相对薄弱,这显然不是较为理想的教师队伍结构样态。建议追加投入,在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福利待遇的基础上,提高优秀教师待遇;同时增加教师培训预算,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加大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
(三)进一步明晰办学追求
充分利用民办优势,充分利用局小教育集团的优势,面向龙城小学师生的结构特点与成长需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前提下,生长出局小教育集团“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的又一个成功样本。
2018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