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教研报道(一)
——对《小学数学教材的专业化解读》一书的导读记
9月7日,龙城小学数学组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幸运的是,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潘小福来到我们中间,给老师们导读了他的新作《小学数学教材的专业化解读》一书。
潘院长理性又亲切地给老师们指出:数学老师读懂教材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基础,是轻负担高质量的保障。他介绍了小学数学教材专业化解读的三个视角——
一是高观点指导下的视角,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站在初等数学体系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用数学史来观照小学数学,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
二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视角,以此认识教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认识教材知识展开的逻辑。
三是教材编排体系的视角,从一个知识点,一个内容领域和一个学段三个方面来把握教材知识的编排结构,明晰年段的目标。
四个篇章——
内涵篇:对小学数学教材的专业化解读进行概念界定,具体介绍专业化解读的三个视角。
方法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对一至六年级的教材进行专业化解读。
案例篇:分别从“板块”“单元”“练习”“课时”的角度,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并加以评析。
答疑篇:例举教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从“问题呈现、观点切磋、概念解读、教材研读、关联搜索、教学思考”六个方面对问题进行解答,并提供相关的策略方法。
潘院长在跟龙城小学数学老师的交流互动中,大量引用了生动的教学案例:“确定位置”中帮助建立数学坐标系、圆周率π的产生、多边形的要素认识、在实践生活中构建“千米和吨”的认识等,老师们听的津津有味,时有的思考与互动充斥着整个会议室。潘院长建议老师们把这本书当成手边的一本工具书,时常翻来指导教学实践,还对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深度的方法指导。如在编排结构、内涵实质、学习困难、典型例题、课程整合五个方面进行概括性的解读,特别在“课程整合”方面,提供了数学课程实施的新方式。强调学校的课程改革不是盲目的开发课程,单一的推进活动课程,而是要扎扎实实的做好国家课程。(图文:徐和萍 摄影:陶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