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师,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好的老师,可以带给同事不一样的成长花色;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名师是一棵树摇动一片树,一朵云推动一堆云,一个灵魂唤醒一群灵魂。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级名师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龙城小学成立了常州市龙城小学名师工作室,各骨干教师积极申报,经过审核、论证,最终成立了六个名师工作室。12月25日,六位领衔人向全校教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室方案,并面向全校进行成员招聘。
傅海燕数学工作室由傅海燕老师领衔。傅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她希望工作室能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能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渠道,探究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进的科学途径和方法;能以理论研讨为重要方式,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她更希望工作室能成为学习交流、互动提高的学习共同体。
德育名师工作室由李小艳副校长领衔。她以《感知时光 致敬美好》为题,把自己的工作室定位为与未来的学生培养目标联系起来。“工作室”为热爱学生、乐于组织和开发德育活动的一线教师提供学习研讨和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它既是智慧的聚集地和催生源,又是名师的工作站和孵化室。
语文教师工作室由刘叶花主任领衔。工作室抓住《基于统编教材“三位一体”下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开展研究,主要探究统编版语文教材自读本的内涵及特点,通过分析自读课与教读课的区别,探讨自读课型的定位,通过对统编版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现状分析,对自读课教学优化策略探析,并系统分析调查结果,在总结自读课文教学中存在问题并结合案例分析情况下,对统编版语文自读教材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
“体育+”行动研究工作室由吴明副主任领衔。工作室扣住学校前瞻性项目《小学“体育+”育人生态构建与实施》,开展教师学科综合素养提升与学生学科素养综合运用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工作室希望通过“体育+”背景下的项目推动的方式研究项目实施路径或策略,提升学生在“体育+”背景下的综合能力。
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由薛琴老师领衔。薛老师根据现在教育真实存在的问题,再加上自己的专业研究,确立了工作室的总目标,以“专业发展、示范引领、学习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在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研发家庭教育辅导课程,并通过父母培训帮助家庭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开发家庭教育的潜能,提升家庭教育的效能,间接为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做贡献。
构建指向综合素养提升的学习共同体工作室由周亚军副校长领衔。工作室将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针对市、区五级梯队评比要求,开展专题式训练,有效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在课堂入格打磨中,不断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水平;通过三年研究,工作室成员在市、区优秀教师成长“五级梯队”中有相应的提升。
最后,张勇卫副校长要求全体青年教师要提高对名师工作室的认识,积极参与成员申报。他希望名师工作室能成为“灯”,让教师明晰发展的方向;能成为“梯”,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登高。
(图、文:吕娟 摄影:江健 审核:苏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