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与一般课堂不同,它通过引领儿童对各种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观察、探究,获取各种事实证据,帮助儿童发现科学规律,掌握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其本质特点在于“求真”,是一种以“理”启“智”的过程。
今天,仲老师领着孩子们开启了一趟“声音之旅”,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过程中开启智慧。首先,通过创设“上课铃响,孩子们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声音是怎样传入人耳的呢?接着,仲老师领着孩子们一起观看了钟罩实验视频,孩子们感受到了空气对于传播声音的重要性。接着,提出:液体能传播声音吗?孩子们众说纷纭。仲老师又演示了水中的电铃实验视频,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惑。那固体能传播声音吗?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孩子们争先恐后,有的想敲桌子,有的想磨牙,还有的想敲黑板。仲老师说:那怎样才能分辨出这个声音到底是谁传播的呢?孩子们提出:发出的声音要很小,通过空气传播我们听不到,看看通过桌子能不能听到?终于,在孩子们和老师的共同的努力下设计出了:桌子传声的实验。最后,孩子们一起玩起了土电话,分析出了土电话传声的原理。
在评课的环节,别老师说:“导入的时候,是不是要激发学生认知的矛盾,这样更能触动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是不是可以先玩土电话,思考:为啥听到的声音跟平时不一样呢?引出:这个声音可能是由棉线传播过来的?然后,引发学生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究活动。”程老师说:“仲老师在处理固体传声的环节,做得很细腻,引导很到位,值得大家学习。”经老师说:“唯有真实的,才是最美丽的! 课堂是在演绎一段自己的故事,无论精彩与否,留下的脚印都是生命的写照,精彩固然可喜,缺憾亦是自己的人生。”
上课,不是为了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貌,风流倜傥,巧舌如簧,妙语连珠,而是让自己和学生一起愉悦,只有学生开心了,自己开心了,这40分钟的生命才显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