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6月10日,龙城小学全体教师迎着初夏的晚风齐聚在四楼报告厅,听一场特殊的教育之声——薛老师的家庭教育漫谈。
薛老师是一位资深的班主任,也是一位深谙家庭教育的好妈妈。在讲座中,薛老师认为快乐是孩子的权利,选择也是孩子的权利,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尊重、受纳包容、呵护孩子的童心。薛老师以老师的视角用三个故事为我们做了一场家庭教育的洗礼。
师眼看家教——请客的故事
薛老师从她刚刚发表在《班主任之友》上的一篇文章说起,这篇文章的栏目叫《师眼看家教》,文章的名字叫《请客的故事》。薛老师讲述了自己孩子上学时期的一系列请客故事,做法新奇有趣,让人耳目一新。
“请客”的方法还被薛老师用在班级管理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薛老师强调,她也奖励孩子,但是从不轻易奖励,也就是不滥奖。如若奖励,一定会让孩子们知道,他们表现好就是自己的本分,而不是用奖品,来贿赂孩子遵守本来应该遵守的规则。
她引用《夏山学校》里一段话告诫大家:“奖励带来的危险不如处罚的危险大,但是奖品对孩子们的破坏性影响却更有隐蔽性。奖励是多余的,而且是消极性的。为了奖品做一件事,就等于说这件事本身不值得做。” 让在座的老师们听了醍醐灌顶。
师眼看家教——选择的故事
孩子作为一个个体,他们有选择的权利。在第二个故事中,薛老师就讲述了《选择的故事》。薛老师说,在《正面管教》中有这么一句话:“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家长们平时对孩子一味的提要求,而忽视了孩子也是有选择的权利。薛老师用生动的事例告诉听众,家长不但要允许孩子选择,而且要允许孩子“试错”。给孩子选择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一方面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做出选择,另一方面要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加以指导。
薛老师特别指出: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但家长由于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可是,如果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力,他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
师眼看家教——自尊的故事
薛老师用前美国国务院国务卿赖斯的故事——《八倍的辛劳》开启了第三个教育话题的讲述。
赖斯小的时候,美国的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特别是在她生活的伯明翰,黑人地位低下,处处受白人欺压。赖斯10岁时全家到首都游览,却因身份是黑人,不能进入白宫参观。小赖斯倍感羞辱。
薛老师问在座的老师们:“‘倍感羞辱’伤自尊没有?伤自尊之后:孩子是怎么做的?家长是怎么做的?”
小赖斯倍感羞辱,凝神远望白宫良久,然后回身一字一顿地告诉父亲:“总有一天,我会成为那房子的主人!”
赖斯的父母很赞赏她的志向,就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思想:改善黑人状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取得非凡的成就。如果你拿出双倍的劲头往前冲,或许能赶上白人的一半;如果你愿意付出四倍的辛劳,就得以跟白人并驾齐驱;如果你愿意付出八倍的辛劳,就一定能赶在白人前头。
薛老师讲述的赖斯的故事就是想告诉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呵护他们的自尊心,也要磨炼他们的自尊心,在遇到伤自尊的事情的时候,学会用积极地、正能量的话语引导孩子,让孩子懂得想要赢得自尊心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让别人看见优秀的自己。
薛老师讲述的故事虽然简单,但藏在故事里的教育理念却令人回味无穷,家庭教育就好像一本无字书,需要每一位家长用心读,用心做。相信听了薛老师的讲座,作为老师的家长们在家庭教育的沃土上会培育出更娇艳更耐风雪的花儿。
文:梁慧慧 图:吴苏媛 审核: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