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大意义,
研究起来不容易。
找资料,勤落实,
一点一滴出成绩。
待到结题来临时,
不慌不忙尝甜蜜。
7月11日,常州市龙城小学召开了校级微型课题结题鉴定会。会上,各课题主持人将自己的研究所得一一道来。
语文:以“文”促“言”,丰富学生文字体验
丁含露老师和陈思伟老师从绘本切入,分别研究主题绘本的教学和教学绘本时使用的不同策略。她们将主题绘本归类化,通过听、说、读、编、演等不同方式教会学生“一本变多本”。刘婷婷老师用“童眼”看童诗、教童诗、品童诗。在她的课题研究中,孩子们变得更愿意读童诗,乐于分享自己的作品。言婷婷老师根据语文教材中已有的课文,教会学生编创绘本,编写图画书。徐克萍老师的课题是关于儿童奇幻文学的阅读课例研究,在结题报告中,她丰富的课例和最终形成的阅读策略都让人眼前一亮。向爱芳老师的结题报告条理清晰,内容扎实。她针对不同教材的名人故事进行梳理归类,开展了一系列的类文研究。
随后,王紫瑾、吕娟、刘叶花三位老师分别对组内成员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她们指出:课题结题报告除了扎实的内容外,还应有理性思考;研究过程和成果可以以线状整理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在结题报告中,也可以有一定的后续研究预期,给人以期待感。
数学:以“实”促“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数学教研组的课题汇报中,闵霞老师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促进孩子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孙瑜老师围绕“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研究展开。范淑君老师围绕“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中语言魅力”进行研究,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谈晓丹老师着眼于高段数学课本中的“你知道吗”教学板块,有效渗透“数学文化”,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
英语:以“读”促“学”,抓住阅读练习表达
束燕姣老师的课题,寻找阅读与教材的结合点,研究了如何通过经典童话绘本故事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孙杨老师的课题基于报刊阅读,在读写结合的课型中研究了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扎实的研究之后,六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综合:百花齐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综合组,也有4位老师进行了课题研究,他们分别对其研究的目标、内容、过程以及成果等进行了汇报。评审组张勇卫副校长、程英和吴明老师在听取大家汇报的基础上,分别与课题负责人进行一对一交流,给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最后,张勇卫副校长做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学校的微型课题结题鉴定并不是单纯地给课题一个终结性评价,它更是对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教师一个过程性的辅导。他希望各微型课题后续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明确课题的核心概念,围绕概念进行总结提升。二是进一步明确小学一线老师展开课题研究的方法,重视在课例研究中提炼策略。三是进一步规范结题报告和鉴定书的撰写。
常州市龙城小学一贯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此次参与结题鉴定会议的共有16项课题,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学科。课题从2019年3月正式立项研究,历经一年多,过程踏实,成果丰厚,也给“后浪”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文字、摄影:陈思伟、孙杨、郑悦 审核:苏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