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龙城小学有幸邀请到了《江苏教育》杂志社编辑吕兴祥主任,为全体教师做关于论文写作的讲座。他的讲座主题是“论文写作及其问题与对策”。
一、论文写作及其过程。
“论文是什么?它是研究过程的表达,是进行学术交流的工具。它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标题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和参考文献。按照论文的逻辑框架来划分,主要有问题类和观点类这两大类。”吕主任在讲座伊始,就开宗明义,讲清了论文的基本概念。
接着,他又借助一张逻辑关系十分严密的思维导图,讲述了论文写作的一般流程:找到关注的领域,有意聚焦,实践阅读;提炼问题,包括指向当下的真问题、有价值的新问题;作出假设,开展研究,可用上观察、访谈、问卷、实验……等研究方法;不断沉淀、复制,形成结论;最后动笔撰写论文。
二、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吕主任同时指出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文体问题 、选题问题、论述问题、学术规范问题、文字基本功不过关问题。比如“论述问题”,往往会出现:全文以一个课题展开论述;文章结构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重心跑偏;文章内容割裂;提供万能答案式的原因与对策;贪大求全,不知取舍等。
如何化解这些问题呢?吕主任也做了细致的指导。比如摘要部分,是独立存在的客观文字。通常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构成。 撰写的时候要 避免出现无效关键词。
最后,吕主任还特意讲到了课例和论文的关系。他指出,两者都是研究成果的表达,课例是经验总结,可以作为论文的论据存在。
老师们听得认真,一致认为这是一场精彩的接地气的报告。李娜校长也指出,五大类问题就是老师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家平时要有意义聚焦,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天天梳理,日积月累,最后定能写出好的论文来。
(撰稿:苏文艳 摄影:郑悦 审核:刘叶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