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新闻中心>>文章内容
龙城讲坛:“我的班级我做主”
班级文化展评
发布时间:2022-02-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澜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最为重要的德育场域。各种育人方式的实践,最终必然通过班级来实现。正如马卡连柯对集体教育的阐释,育人需要“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充分发挥班集体的育人功能是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品质的关键所在。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北区“星活力”班级文化展评,也为了提高我校全体师生不断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特邀请了近期参加我校2022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的7位老师——孔晶、丁含露、梁慧慧、冯华、秦家慧、宦欢和朱丹老师抛砖引玉,依次围绕“班情分析”“育人理念”“班级发展目标”和“实践做法”等版块展开,和我们分享她们的带班育人方略。

1_副本.jpg

  “让红色基因成为根植在血液中的自信”

  作为一名党员班主任,孔晶老师将重心放在激发学生的内生力上,她以红色党史为媒介,以英雄模范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立德树人,将红色文化带入了班级文化建设中。在她的带领下,“行知”中队的小龙娃们参观纪念馆、争当讲解员;加入公益联盟、参加各类活动;走进社区慰问老兵,感谢革命者的无私奉献……“强国偶像耀心间”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善若水,滴水穿石,积水成渊,海纳海川”

  作为一3水精灵中队的班主任,丁含露老师认为“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只有让每一方水活起来,整个集体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上善若水”——她努力养成小水滴的个人品格:立榜样、抓矛盾、用奖励;

  “滴水穿石”——她积极寻求小水滴的个性发展:展作品、策活动、秀视频;

  “积水成渊”——她坚持培养小水滴的团结精神:设岗位、各有责、聚向心;

  “海纳海川”——她持续建设小水滴的成长共同体:观展览、保长江、学放生。

  稚嫩的小水滴们也如班徽设计的水精灵那样,不管在什么状态,都在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心中留下了一份童年的美好、一份面向未来的开阔眼界、一份对人,对国家, 对生活,对自然由心底的热爱。

  “潜心探索 温暖相伴:打造班级向阳生长圈”

  爱语文、爱阅读的梁慧慧老师,不愿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德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秉持着“着眼学生未来,以生为本,潜心探索,用爱呵护”的育人理念,她陪伴着“小太阳”中队的孩子们做到了有序、有识、有爱。

  立足文化育人,她让阅读的书香浸润孩子的成长;

  立足环境育人,她用温馨的环境培养孩子的素养;

  立足活动育人,她组丰富的活动开阔孩子的眼界。

  有了她的引领,“国土资源节约”公益活动、重阳送暖、爱心义卖、守护留常等一系列活动频频展开,“小太阳”们用心准备、精心策划、暖心付出,一次又一次地在活动中增强着家国情怀,提高着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耐挫能力,成为了从“有秩序、共担当”,到“有学识、重探索”,再到“有爱心、乐奉献”的好龙娃。

  “我心中的的蓝图:桐欣园”

  冯华老师和她的“桐欣中队”相识于2020年的9月,从最初的“两看相厌”到如今的“相敬互爱”,她只用了三招。

  退居二线——培植归属感是第一招:

  孩子们爱梧桐,就当家做主起班名;参与制定公约,人人思考三个问题;不愿意做干部,趣味昵称分批轮岗。

  借机出牌——培养认同感是第二招:

  非诚勿扰,没有必要不找家长;干部述职,公平公正接受监督;模拟法庭,公开审理班级大事。

  大动干戈——培养荣誉感是第三招:

  三人同桌,携手并进;以“红”为链,贯穿始终;以“誉”为名,留影纪念。

  找准突破,快速出击,冯华老师面对一群已具备一定思辨能力的孩子,努力做到让每个人在班集体中受到关注,也让每个人学会了自然而然地关爱集体,尽其所能为班争光,更懂得舍己而为“大家”。

  依托四把“丈量尺”,打造一方生长田

  秦家慧老师勤耕耘,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足长远格局,加强体系建构”的教育理念支持下,亮出自己的“四把尺”:以教师为“尺”,奠定良好班风基础;以父母为“尺”,和谐共生协同育人;以同学为“尺”,发挥同伴引领作用;以自身为“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于是,糯米田里的丰富活动纷至沓来:

  糯米讲堂让孩子们愈加自信,节气活动让孩子们走近传统,打卡养成让孩子们习惯良好,岗位制读让孩子们自主自强。也正是有了如此精彩的体验式活动,小糯米们建立了自信心,培养了责任感,增强了凝聚力,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润物无声”。

  “一切皆教育 无处不激发”

  有着十年班主任经验的宦欢老师时常反思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在围绕“班主任如何育人?”这个核心问题上,她有了自己的答案:以人为本,彼此成就。

  育人需要以人为本,即激发人的活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帮助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所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班主任最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以科学管理、人本管理、文化管理为落脚点,始终以凝练班级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并随着学生年段的改变进行有针对的调整。如一二年级时,宦老师将“童话故事”摆在班级特色课程首位,而到了中高年段,则以“寻找身边的英雄人物”为抓手,让孩子们上起了一堂堂“恽代英寻访汇报课”,讲起了一个个“恽代英小故事”。班级制度的逐步积累、不断完善,也让孩子们的个体价值观日渐形成,将维护公平正义牢记心间。

  “用心带班,潜心育人”

  红豆中队的“总设计师”朱丹老师,则带着满满的爱意实现着她与学生的共同生长。为使小红豆们成为“有活力”“有担当”“有智慧”“有情怀”的“四有龙娃”,朱老师采取了逐层培养的四个阶段性小目标。即鼓励挑战、散发活力,勤于劳动、勇于担当,积极探索、迸发智慧,心怀感恩、激发情怀。

  红豆有活力:绿茵场上他们兴致高涨,跳绳打卡他们名列前茅,整班朗读他们勇夺桂冠。

  红豆有担当:生活比拼他们技能满满,弯腰割稻他们挥洒汗水,值日工作他们乐于奉献。

  红豆有智慧:魔方纸桥他们各显神通,阅读朗诵他们饱满深情,征文书画他们佳绩频传。

  红豆有情怀:植树时节他们种下希望,非遗文化他们由衷赞叹,奥运精神他们用心铭记。

  班级文化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优秀的班级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能够熏陶学生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通过本次分享,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学习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追求教育理想没有终点,我校将继续加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搭建平台,助力老师强化学习,提升能力,凝心聚力创设龙城小学校园文化特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9_副本.jpg

(撰稿:杨澜  摄影:美术组  审核:苏文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龙城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珠江路50号    电话:0519-86920361 81583037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