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校心理教研组以“走进心理健康课程”为主题开展了教研活动。
认识心理健康课程
第一个环节,我们一起观看了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陈玉芝老师的一节讲座,立足课堂,从心理视角看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讲座中,陈老师指出,想要达成课堂效能,一堂好课需要包含以下要素:三心(贴心、暖心、动心)、二意(创意、意趣),同时教师也需要“从心所欲”,关注学生的生成多于自己的准备,对于学生的点拨要恰恰在学生内心受阻的地方,落点紧扣心之所向。最后,从课堂规则、时间限制、心理特色3各方面讲了心理课堂中“不逾矩”的点。
观摩线上优质课
第二个环节学习的是上海第八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赛林诺纯老师的一堂心理优质课,《抱抱“暴暴”》。这堂课首先叙述了“暴暴”在校一天中由负面情绪引发的人际冲突,接着倒叙了“暴暴”前一晚引发负面情绪背后的缘由,让学生从排斥“暴暴”到与“暴暴”产生共鸣,学着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与接纳彼此的情绪。之后林老师又通过传递沾上颜料的纸团这一活动,生动展现了负面情绪在人际交往中的传递和影响,最后还邀请学生分享了自己调节负面情绪的小妙招,呼吁大家共同关心和帮助身边每一个“暴暴”。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堂优质的心理课,既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又要以积极的视角和开放的态度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促进身心和谐。期待心理课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开发潜能。
(撰稿、摄影:黄婷婷 审核:邵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