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双减”工作的有效落实,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实现轻负担和高质量,2月24日下午数学组展开了“作业管理”的专题教研。教研内容主要为课堂观摩、作业案例交流和作业微报告三个板块。
一、课堂教学观摩
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刘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你的书包超重了吗》。本节课中,刘老师以“你的书包超重了吗”这一问题以载体,连续进行深入追问。学生经历设定方案、具体实施、交流反思的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测量、记录,并通过计算判断出书包是否超重,最后结合测量数据,分析书包超重的原因,提出减重建议。
学生在解决“书包是否超重”这一问题过程中,分组合作,一起经历了以下活动:1.了解书包是否超重的标准和同学的体重、书包的重量等;2.小组分工,进行称重、记录、整理,并通过计算进行准确判断书包是否超重。这样的合作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让学生们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实现了“问题从生活中来,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
二、优秀作业案例交流
第二个板块5位老师对单元作业设计进行了分享
1.溧阳市平桥小学周慧老师《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作业设计》
以五上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为专题的复习作业为例,通过作业设计思考、作业设计路径、具体案例剖析三个板块,借助具体的案例明晰:解读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对确定作业设计目标起重要作用,清晰的作业目标及认知水平表,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分配作业结构、设计多层次作业内容。
2.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徐慧慧老师《双线研究,系统创新优化作业设计》
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作业设计为例,从作业功能、作业类型、作业目标以及作业时长四个角度出发,分享创新作业设计的全过程。作业内容有效突破课时难点,作业形式新颖多样,作业布置和评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很好地发挥了作业的功能。
3.局前街小学何欢老师《单元视角下的创新作业设计》
基于当前作业设计过程中普遍缺乏目标性和系统性的现状,结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在坚持“五五三”原则的基础上,梳理并明确作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层层递进的作业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情境和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合作交流、发展思维和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王蒙娟老师《立足单元整体,聚焦作业分层》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准则,结合“四基”“四能”,立足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并以“针对性”为关键词推进作业的分层优化,凸显作业设计“精、实、明、趣”四个特点。让作业设计有精度、有深度、有梯度,作业布置有厚度,作业管理有力度,作业评价有“温度”。
5.新北区百草园小学胡珂老师《三维联动,基于单元教学的弹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结合学校研究与实践,立足弹性作业设计、实施及其有效性进行作业设计探索的分享。从单元主题、教学目标乃至核心素养的角度做到多维联动,架构起作业体系的新样态;从规划三类作业、打通作业时空、放手学生作业自由,寻经弹性作业设计与实施;融合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的私人定制弹性作业评价,帮助学生实现作业效果的最大化。
三、作业微报告
最后一个板块常州市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荆亚琴校长做了《学校作业管理及制度建立——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的报告,从“优化作业制度管理,保障作业实施有的放矢”、“活化作业专题研究,树立正确的作业育人理念”及“强化作业过程,完善作业实践路径与方向”三方面分享了龙虎塘小学优秀的作业管理和制度,让大家受益匪浅。
四、心得分享
两个多小时的小学数学学科“作业管理”专题教研议程非常紧凑,最后蒋敏杰主任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高位的引领,让人意犹未尽。多位优秀教师的单元作业设计的报告和专家的总结引领,让在座的教师们都进行了一场剧烈的头脑风暴,也有着不少学习心得。
胡倩:参加完常州市小学作业管理案例交流的线上活动后,我对“双减”作业设计理念有了更加深刻认识。作为一名教师,实现“双减”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需要更好的研读新课标,理解核心素养;还要分析教材,精准作业定位,横向对比纵向梳理知识间的关系;还要分析学情,精准作业设计,孩子水平参差不齐,要分层布置作业;还要设定一个目标,将其具体化;最后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提升素养的题目。
谭梦婕:作业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在“双减”的背景下,我们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理解数学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自身作业设计的能力,将“单一”的内容“整体化”,将“散点”的知识“结构化”,切实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保持“教—学—评的一致性”,实现轻负担和高质量!
杨俊敏:本次常州市小学作业管理案例交流的线上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听完几位优秀教师的发言后,我认识到:我们要提高作业设计的能力,实现轻负担和高质量。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我们要认真解读课标,将核心素养贯彻到作业过程中;并且要有针对性的分析教材与学生学情,分层次优化作业,有基础有拓展有提高;在作业回收后,要做到评价先行,监测作业成效,实行评价多元化!
罗佳:“双减”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探索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从而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达到“减负不减质”的目标,让数学作业的设计真正是给学生做“减法”。作业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重点、难点突出,注意知识与能力的覆盖面,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拓展性。
陈建敏:作业,是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巩固的手段。作业过程,实际上是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元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复原力、自控力、专注力、时间管理等素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因此,作业是培养学生相关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而不能仅仅窄化为知识技能的巩固。
朱丽:优化作业管理制度,保障作业实施有的放失,深化作业专题研究,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我意识到设计作业时注重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既要设计科学,又要设计合理。这几个要素是紧密相关的。在“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好了,学生就真正的提质增效了。我也会继续探索和实践。
杨琦:如果能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那么,将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大胆创新。开放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且从中发现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感和创新的成就感。
(文:王雨倩 摄影:王雨倩 审核:范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