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龙城小学语文组中高年段老师齐聚多媒体教室,参加了一场关于小说的语用研究课。
四年级备课组王帅老师执教《黄继光》第一课时,将大家带到抗美援朝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紧接着,徐克萍老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将海难发生时的伟大灵魂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四年级的阅读教学已经有很高的课堂强度,学生沉浸在课堂中,认真听,仔细想,奋笔圈点勾画,全情投入,向高年级的高思维含量课堂状态过渡。
课堂结束后,两位老师进行了 深刻反思。
王帅老师觉得自己上下来总体还是比较流畅的,学生积极配合,氛围营造上很成功,学生在朗读中情感丰富。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面对学生脱离原教学设计的回答,为了把学生引导到原计划轨道就直接否定了他的回答,这样不仅打击了发言的积极性,而且还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此外,有一些问题在问法上面还要再进一步细化,指向性更明确一些,不然学生对教师的意图掌握不清,容易出现“偏题”的情况。另外,本节课给学生商量讨论的时间还不够多,常常是一个问题刚抛出来就点同学回答,导致很多同学还来不及思考,更别提与同学交流了,这也是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空间。
徐克萍老师总结了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先扶后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徐老师更多地抛出疑惑:都说要读思结合,大胆提问,在教学中我常常要求自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即时关注,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但是有很多时候课堂上不知该如何应对学生的各种突如其来的意料之外的回答。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点拨提升。
四年级组王玥老师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努力,短时间内研究各种课例、公开课,不断打磨教案,全备课组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在整个打磨课堂的过程中从旁协助。凯哥、王紫瑾老师非常给力,一直给予指导和鼓励。两位老师今天的课堂显示了很大的进步,呈现比较好,尤其是两个班级的师生配合无间,发言精彩;课堂紧扣单元要素,目标意识强,聚焦人物,设计紧凑环环相扣;阅读教学指向语用,指导有方,提升感强。
接下来秦家慧老师从板块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进行简要点评。周静老师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并给两位老师分别给予中肯的建议:比如《黄继光》不妨把复述课文放在了解分析了人物形象后面,这样是否讲得更精彩。《“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否在一系列的分析后加入“写一写”的环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最后陈凯主任进行了总结给中高段语文老师提出了建议:首先,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两位老师抓住单元重点,紧扣“复述”这一任务,聚焦人物,在人物动作和语言方面发力。其次,以读促思,给学生支架,给学生抓手,让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思考。最后,如何用评价提升学生,这需要老师深厚的功底,不断的学习,有非常清晰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在行走在阅读教学的道路上。
(图片:徐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