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书香,师者先行。阅读是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9月27日下午,吕娟工作室开展了一场荡涤心灵的读书分享会。此次读书分享会由工作室三位老师结合所选的书籍,围绕书本的精彩内容,结合自身实践和体会,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
李嘉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北上》一书,《北上》是由著名作家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新作,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在读这本书期间,李老师也在参观大运河博物馆的过程中发现了本书的更多细节。在北上的几个故事中,人物很多却各有秋千,历史兴衰引起的运河作用的不同变化,都是与书中完全一致的。运河的历史就是因为承载着这些物件,这些物件隐藏着中国的文化密码。于我们教师而言,属于我们自己的北上呢?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影响着孩子们,我们也要带着他们航行于运河中,欣赏沿路的风景。
侯燕翔老师从13项语文关键能力、22个结构化语文任务群和22个实用教学案例三方面和我们分享了《幼小衔接66天》这本书。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侯老师以这本书为指导纲领,期盼和孩子们愉快地度过幼小衔接适应期。从侯老师的分享中我们感受到在一年级的教育教学中,应当放缓学习坡度,顺应儿童天性,用大概66天的时间,培养语文关键能力,完成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发展的“随文适应”语文教学模式。侯老师还表示会用好这本书,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挖掘优质的宝藏资源,实现创新发展。
张会玲老师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为题分享了《语文教学艺术论》这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能否具有较高的教学语 言艺术,正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精湛程度的一杆标尺。因此,任何一位有所追求的人民教师,都应当学习、研究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以求在舌耕的永恒事业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最后,领衔人吕娟老师对此次读书会交流活动进行总结。她提出作为教师要把内在放在第一位,因此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基石。我们要广读书,不要只读一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能启人心智,撼动心灵;读书能沉淀修养,指点迷津,让我们遨游在书海中,在书中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深耕教育教学。阅读书,悦读书,越读书。
(撰稿:陆云 图片:丁含露 审核: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