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美,在于积淀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和要求,推动核心素养导向下信息科技项目化学习的发展,2024年1月5日,常州市龙城小学信息组围绕“编程教学与计算思维”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邵琪老师执教五年级编程项目《小猫出题》。邵老师从生活场景出发,不仅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能够从实际中厘清程序执行的三个过程,即“出题”、“答题”和“判断”;邵老师从计算思维出发,通过绘制流程图、调试迭代等环节让学生的思维可视;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的思维碰撞。整节课,在邵老师的带领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掌握了程序的三种结构:顺序结构、循环结构以及分支结构,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课后信息组全体教师进行了交流研讨,邵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展示,分享了自己对本课教材内容的理解及重难点落实的处理。信息组杨老师和吴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
1.关注学生思维的层级提升
给学生烧脑的机会,通过环节设计获取到正确资源和错误资源。让学生有思维提升的快乐,从未知到突破后的乐趣,推动学生往高阶思维的方面发展。
2.关注学生思维的整体建模
用流程图的方式进行整体架构。从学生视角,理解任务达成的原理,任务达成后需要做什么?教师要进行引导,把生活中的情形逐步转化为程序语言。例如本课中,学了建立加数变量后,让学生思考“和”怎么产生呢?出题解决后,如何判断呢?能把答案显示在舞台上吗?
本次教研活动是对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又一次崭新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课堂研究能力。信息组的老师们必将一步一个脚印,善研善教,勤学勤勉,砥砺前行!
(图文:吴苏媛 审核:苏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