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常州市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育人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沙龙、成果推介等活动,展示全市小学数学研究成果,引领年青教师专业成长。
常州市龙城小学徐和萍数学工作室成员通过现场参与和网络直播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全程参与了此次盛会。工作室的小伙伴王妍老师有幸登上小数年会这个大舞台,执教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一课,她设计丰富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运用表格、统计图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数据分析能力。随后,王妍老师与其他两位老师现场开展了主题沙龙研讨。她结合自身磨课过程,分享所学所思所得,抛砖引玉,激起与会教师对如何“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把握教学知识本质”的思考。
教师的专业成长源于持续的主题研究,武进区学府小学孙云卓老师、局前街小学郑梅老师、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陈振萍老师、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志军老师分别围绕“数量关系”模型构建、量感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区域作业设计4个主题,向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启迪广大教师躬耕教学实践,提高教科研能力。
教学成果奖是对教师卓越教学成果的肯定和鼓励,最后的成果推介环节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与小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蒋敏杰主持。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潘小福领衔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常态化实践》、常州市王冬娟名师工作室主导的《让“结构”生发“育人”的伟力》、武进区星河小学王素旦老师主持的《小学数学学习关键期及其困难破解的实践探索》,都曾在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评比中斩获一二等奖,这次也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旅程。
一天的活动精彩而充实,既有高位的理论引领,又有生动的实践展示,小伙伴们有的在现场,有的在屏幕前学习,大家收获满满。
罗佳:王老师的课思路清晰,导入环节设计巧妙,自然的引发学生对于计算较大的数要用计算器的需求,进而向学生介绍这一实用工具。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组交流从不同角度去判断结果是否合理,以及多样的题组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了计算的灵活性。整堂课,王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
陈建敏:王笑老师基于真实情境和观察活动展开精准教学,经历一系列真实的“平移”过程,充分地辨析和理解“平移距离”,感受并发现物体或图形的平移特征。整个课堂上,学生充分经历教学观察、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概括归纳、迁移运用等学习过程,增强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本质是在平移过程中图形上所有点都会发生同方向、等距离的运动,实现了对平移特征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
这场数学年会,是常州小数人的节日,更是徐和萍成员学习的盛会。看到这么多优秀教师深耕课堂,创新实践,每位成员摩拳擦掌,立志向他们学习,积极探索课堂改革,努力追求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研的水平和质量,开启属于自己的新征程。
(撰稿:单文霞 审核:徐和萍)